戚戚复戚戚,丈夫有行役。
行役今安之,万里适京国。
隋珠耀明月,和璧誇悬黎。
及时不自献,明君焉得知。
美人倚绣户,牵衣子毋去。
长安多风尘,能令素衣污。
餔糜共朝昏,冠佩何足云。
吾行且复止,感尔意良勤。
戚戚复戚戚,丈夫有行役。
行役今安之,万里适京国。
隋珠耀明月,和璧誇悬黎。
及时不自献,明君焉得知。
美人倚绣户,牵衣子毋去。
长安多风尘,能令素衣污。
餔糜共朝昏,冠佩何足云。
吾行且复止,感尔意良勤。
这首《东武吟》是元末明初诗人梁寅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主人公在离别与思念中的复杂心情。
首句“戚戚复戚戚,丈夫有行役”,开篇即以“戚戚”二字渲染出离别的沉重氛围,紧接着点明了主人公作为男子,不得不踏上远行的征途。这种离别不仅仅是地理上的距离,更是心灵上的割舍,充满了不舍与无奈。
“行役今安之,万里适京国。”这两句进一步描述了主人公远行的目的地——京城,以及对未知旅程的担忧与不安。万里之遥,不仅考验着身体的承受力,更考验着内心的坚韧与信念。
“隋珠耀明月,和璧誇悬黎。”这里运用了比喻手法,将主人公心中的珍宝比作璀璨的珠宝,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然而,即使拥有这些珍贵之物,也难以在明君面前展示,暗示了社会的不公与个人命运的无奈。
“及时不自献,明君焉得知。”这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主人公对自身才华未能得到赏识的感慨。即便才华横溢,若不主动展现,也难以被明君发现,体现了对机遇与自我价值实现的深深忧虑。
“美人倚绣户,牵衣子毋去。”这几句描绘了一幅温馨的画面,美人倚靠在绣户旁,深情地挽留即将远行的主人公。通过这一场景,既表现了主人公与爱人之间的深厚情感,也反映了离别时的不舍与痛苦。
“长安多风尘,能令素衣污。”长安,作为繁华的都城,象征着权力与荣耀,但同时也充满了世俗的纷扰与诱惑。主人公意识到,身处这样的环境,即使是洁白如雪的衣物也会被玷污,暗喻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
“餔糜共朝昏,冠佩何足云。”这两句对比鲜明,一方面描述了主人公与爱人共同度过的平凡生活,另一方面则讽刺了那些追求权贵地位的人,认为他们的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云烟。
“吾行且复止,感尔意良勤。”最后两句表达了主人公对爱人的感激之情,同时对自己未来道路的不确定与犹豫。在离别与重逢之间徘徊,既有对未来的期待,也有对现状的反思。
整体而言,《东武吟》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情感交织,深刻揭示了离别之痛、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以及对爱情的真挚情感。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个人的内心世界,也反映了那个时代背景下人们普遍面临的困境与思考。
照野江烽,连天海气,物华卷地休休。
残阳一霎,怎不为人留。
几点昏鸦噪晚,荒村外、鬼火星稠。
伤高眼,还同王粲,多难强登楼。
惊弓如塞雁,林间失侣,落影沙洲。
便青山纵好,何处吾丘。
夜夜还乡梦里,分飞阻、重到无由。
空城上,戍旗红闪,白日淡幽州。
亭皋催万叶,残阳挂、嘹亮雁初归。
正楚江暝宿,夜烽明灭,蓟门秋猎,烟树参差。
看陌上、落花蜂网蜜,微雨燕巢泥。
南国再逢,渚兰飘恨,北山休赋,篱菊牵悲。
西风双蓬鬓,京尘染、还认旧日缁衣。
愁似御沟流水,流去难期。
叹酒冷朱门,箫声空咽,梦回青琐,蜡泪先垂。
多少别来情绪,生怕人知。
桂萼枝头,飞琼楼畔,金光闪烁方浓。
梦入庄周,归时两翼轻松。
瑶池露华乞得,庆亲年、寿与山同。
褰袂至,又承欢如昨,舞彩堂中。
结就氤氲芳味,看翠云万点,细拂清风。
佳气郁盘,绕来澹日和融。
最好连翩合锦,喜流霞、掩映帘栊。
更幻作,数化身、缥缈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