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复比闾,多故各相疏。
握手逢此际,挑灯意有余。
露寒鸣蟋蟀,霜冷落芙蕖。
羡尔高堂健,斑衣胜佩鱼。
同城复比闾,多故各相疏。
握手逢此际,挑灯意有余。
露寒鸣蟋蟀,霜冷落芙蕖。
羡尔高堂健,斑衣胜佩鱼。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里与乡亲相聚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慨。
首联“同城复比闾,多故各相疏”点明了人物所在的位置和彼此间的关系,同时也暗示了生活中种种变故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疏远。这里的“比闾”指的是相邻的房屋或家庭,形象地描绘出邻里间的亲密关系。
颔联“握手逢此际,挑灯意有余”则描绘了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人们重逢的情景。通过“握手”这一动作,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和温暖。而“挑灯”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相聚的氛围,灯光下,人们的话语似乎更加绵长,情感也更加深厚。
颈联“露寒鸣蟋蟀,霜冷落芙蕖”运用自然景象来衬托人物的心情。露水和寒冷的天气,以及被霜冻影响的荷花,都象征着季节的更迭和生命的脆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尾联“羡尔高堂健,斑衣胜佩鱼”表达了对乡亲父母健康的祝福,以及对他们家庭和谐幸福生活的羡慕。这里的“斑衣”指的是穿着有斑点图案的衣服,常用来形容老人,而“胜佩鱼”则是用古代贵族佩戴鱼形玉佩来比喻家庭的和谐与美满。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日里与乡亲相聚的温馨场景,以及对生活、亲情和时光的深刻感悟。
春风舍人去,陆子叹以惊。
欲挽春使回,无奈布榖声。
春亦何负汝,旦暮声不停?
或谓布榖者,一气感使鸣,春老自当去,微禽彼何情?
上天运四时,斗柄亦峥嵘,奈何独私春,欲使久不倾!
南风吹众绿,一扫紫与赬,此时岂不佳,乃尔怀不平?
勿作儿女态,起视东郊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