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王判官同提点坑冶》
《送王判官同提点坑冶》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宋]韵

地虽不爱宝,利在与民共。

务国不务民,傥有安得用。

孟氏美王囿,其说久已诵。

聊此陈薄言,忉怛不能重。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wángpànguāntóngdiǎnkēng
sòng / méiyáochén

suīàibǎozàimíngòng

guómíntǎngyǒuānyòng

mèngshìměiwángyòushuōjiǔsòng

liáochénbáoyándāonéngzhòng

注释
地:土地。
虽:虽然。
不爱:不重视。
宝:财富。
民:民众。
务:致力于。
国:国家。
傥:倘若。
安得:怎能。
孟氏:指孟子。
美:赞美。
王囿:君主的园林。
其说:他的观点。
聊:姑且。
陈:陈述。
薄言:浅见。
忉怛:忧虑。
翻译
尽管土地并不珍视财富,但利益在于与百姓共享。
如果治理国家不以民众福祉为重,即使有所收获,又能如何使用呢?
孟子赞美君主的园林,他的观点早已广为流传。
我姑且借此机会陈述浅见,忧虑之情难以再加重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王判官同提点坑冶》,表达了对国家治理原则的看法。诗中以“地虽不爱宝,利在与民共”开篇,强调了土地资源的价值并非单纯追求财富,而应该惠及民众。接着指出如果执政者只为自身利益而不顾百姓,即使拥有财富也难以获得真正的安宁和信任。“孟氏美王囿,其说久已诵”引用孟子关于君主不应过度奢华,应关注民生的教诲,表明诗人赞同这样的理念。最后,“聊此陈薄言,忉怛不能重”表达了诗人对公正施政的忧虑和期待,希望王判官在新的职责中能牢记这一点,体现出深厚的人文关怀。整首诗语言质朴,寓意深远,体现了梅尧臣关注民生、倡导仁政的思想。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凝翠堂

耸耸排修竹,萧萧拂蠹檐。

秋声送凉雨,晚影碎寒蟾。

居处贫非病,生涯智养恬。

著书聊自守,非欲效幽潜。

(0)

占晴·其一

南国无全腊,江天可喜晴。

山林开雪色,凫雁与风声。

春物催群动,年华强旅情。

无人同此酒,叹息滞蛮荆。

(0)

虞部刘员外约游金明光以贱事失期刘惠诗见嘲以诗四首谢之·其四

上苑花繁高覆墙,曲堤风暖柳丝长。

炉边应有步兵尉,瓮下难寻吏部郎。

(0)

陈胜

夥涉矜豪欣据陈,力崇司过督群臣。

欲将燕雀轻天下,自使侯王不复亲。

(0)

便坐廷中稆生嘉禾两本因成二十八字呈同僚诸君

报政三年愧鲁公,将何归奏未央宫。

便廷嘉谷知天意,因得从容贺岁丰。

(0)

寒芦

洞庭木落风霜秋,兼葭处处使人愁。

可怜一见京尘里,却忆孤槎天际浮。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