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心即佛也揖出,非心非佛也揖出。
地转天回岂等闲,即知此物非他物。
以此显追崇,决定当超越。
次回阴骘保家堂,自然福寿永无双。
即心即佛也揖出,非心非佛也揖出。
地转天回岂等闲,即知此物非他物。
以此显追崇,决定当超越。
次回阴骘保家堂,自然福寿永无双。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咸杰所作的偈颂,以禅宗的观念表达对佛法的理解和修行态度。首句“即心即佛也揖出,非心非佛也揖出”强调了佛教中“心即是佛”与“无所得”的双重理解,认为佛性既在心中,又超越于心与佛的分别。接着,“地转天回岂等闲”比喻修行过程中的深刻转变,不是轻易可得的。
“即知此物非他物”进一步阐述了万物皆空的禅理,认识到一切事物的本质并非独立存在。诗人通过这样的认识,提升自我认知,追求超越世俗的境界。“以此显追崇,决定当超越”表达了对这种境界的坚定追求和信心。
最后两句“次回阴骘保家堂,自然福寿永无双”则将这种修行的理念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倡导积善行德,这样不仅能庇护家族,还能带来无尽的福寿。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禅宗注重实修和生活智慧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