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宵骤雨喜初晴,何处残蝉不乱鸣。
晚熟岂妨粳秫好,秋声先傍竹梧轻。
纷纷云散心安在,隐隐雷收气未平。
半蔌惊魂犹未定,老农那得不惩羹。
连宵骤雨喜初晴,何处残蝉不乱鸣。
晚熟岂妨粳秫好,秋声先傍竹梧轻。
纷纷云散心安在,隐隐雷收气未平。
半蔌惊魂犹未定,老农那得不惩羹。
这首宋代虞俦的《喜晴(其四)》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景象和诗人的心情。首句"连宵骤雨喜初晴",写出了诗人对久雨初晴的喜悦,连日的暴雨终于停歇,阳光穿透乌云,带来清新之感。"何处残蝉不乱鸣",以蝉鸣声反衬出雨后的宁静,虽然蝉鸣未绝,但已不再嘈杂,显得格外悠扬。
接下来的"晚熟岂妨粳秫好,秋声先傍竹梧轻",诗人借晚稻成熟无需急于收割,暗示丰收在望,而秋风轻拂竹梧,更显秋天的宁静与丰饶。"纷纷云散心安在,隐隐雷收气未平",形象地描绘了雨过天晴后,乌云散去,雷声渐远,但仍留有余韵,表达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自然变化的微妙感知。
最后两句"半蔌惊魂犹未定,老农那得不惩羹",诗人以自己尚未完全从雨夜惊魂中恢复,引申到老农经历风雨后对未来的警醒和对教训的吸取,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关切和对生活经验的深沉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景色,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农民疾苦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