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杳。
凭笋舆、羊肠似发,荒烟坠叶,一片钩辀蛮鸟。
南飞故唤行客,占断千里秋山吟不了。
芦衰竹苦,正听残、野店酒旗风袅。江细绕。
笮渡人稀,但横斜照。解语参军,愁里暗欹乌帽。
记得郑家留句,花落黄陵,雨昏湖外草。
更堪何处,镇清猿、杜宇和他凄调。
楚天杳。
凭笋舆、羊肠似发,荒烟坠叶,一片钩辀蛮鸟。
南飞故唤行客,占断千里秋山吟不了。
芦衰竹苦,正听残、野店酒旗风袅。江细绕。
笮渡人稀,但横斜照。解语参军,愁里暗欹乌帽。
记得郑家留句,花落黄陵,雨昏湖外草。
更堪何处,镇清猿、杜宇和他凄调。
这首清代李良年的《留客住·鹧鸪》描绘了一幅楚天苍茫、旅途艰辛的画面。诗人乘坐着简陋的竹舆,穿行在宛如羊肠的小路上,四周是荒烟弥漫,落叶飘零,偶尔传来鹧鸪鸟的啼鸣,仿佛在召唤行者,增添了秋天的寂寥与诗意。沿途的景色凄苦,芦苇衰败,竹林哀怨,只有野店的酒旗随风摇曳,显得更加冷清。
江水蜿蜒,渡口行人稀少,夕阳斜照,更显孤独。诗人借参军的形象,表达了内心的愁绪,乌帽微倾,似乎在默默承受着离愁。他还回忆起曾在郑家留下的诗句,那时黄陵花开,湖外雨后草色朦胧,而如今这些美好的记忆更增添了别离的苦涩。
最后,诗人感叹清冷的江边,猿猴的哀鸣与杜鹃的凄调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无尽的离别挽歌,深深触动了读者的心弦。整首词以景寓情,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客人的挽留之意以及自身的离愁别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