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瑟湘灵何不见,羽人岩下奏箫笙。
牛行石髓遗金迹,龙起沙潭喷玉声。
采药寻师应病暍,叩关问道不知名。
芙蓉万朵秋云老,夹径黄花□客情。
鼓瑟湘灵何不见,羽人岩下奏箫笙。
牛行石髓遗金迹,龙起沙潭喷玉声。
采药寻师应病暍,叩关问道不知名。
芙蓉万朵秋云老,夹径黄花□客情。
这首明代诗人黄廷用的《南岳纪游(其八)》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幽深的山中景象。首句“鼓瑟湘灵何不见”,以湘水女神未现为引子,暗示了山中的仙灵之气。接下来的“羽人岩下奏箫笙”进一步渲染了空灵的音乐氛围,仿佛山岩之下有仙人吹奏着悠扬的乐曲。
“牛行石髓遗金迹,龙起沙潭喷玉声”两句运用了象征和想象,形象地描绘了山石间可能存在的奇异景观,如石髓流淌、龙腾沙潭,声音如玉,增添了神秘色彩。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自然奇观的惊叹与向往。
“采药寻师应病暍,叩关问道不知名”写诗人寻访仙人或隐士,希望能得到治病或智慧的启示,但又不知其真实身份,流露出对未知的探索和对知识的渴望。
最后,“芙蓉万朵秋云老,夹径黄花□客情”以秋日芙蓉盛开和黄花夹道的景色收尾,既展示了季节之美,也寓含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思客之情,以自然景色寄托内心情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南岳的神秘风貌,以及诗人游历其中的感悟与心境。
当日事,记陌上青丝,垂垂踠地。
拖烟蘸雨,已解藏鸦未。
真珠帘额香毬坠,做尽轻狂意。
影濛濛、红日三竿,白花十里。水驿飘零子。
谢青眼相看,绾人征骑。露叶如啼,直得消魂死。
如今渐长黄金穗,不在长街里。
羡画楼有主,舞腰同倚。
梦绕西湖,香迷东阁,诗成谁赋清幽。
饱尝冰雪,月影挂斜钩。
记得罗浮翠羽,引仙子、飞下琼楼。
为伊剪,一枝寒玉,刀快借并州。
长宵深坐瘦,魂飞黯淡,影抱温柔。
对疏花冷蕊,都是闲愁。
拼得十千贯酒,向竹外、款取春留。
湘帘卷,黄昏寂寂,香气上阶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