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邸报愤奴警纪事》
《读邸报愤奴警纪事》全文
明 / 林熙春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五百贞元太运昌,龙飞天子正当阳。

频繁召对欢鱼水,综核万几振纪纲。

独秉太阿锄逆党,广询民瘼冀平康。

讵意辽氛仍未净,天下竭膏奉一方。

彦伯东征期雪耻,孽奴何事敢跳梁。

坌河不渡威犹壮,何不妨其所不妨。

假道虏西为响导,历年徒剜款肝肠。

导从中协大安日,一入长城大肆殃。

围蓟围遵山压卵,三军如雨溃如狂。

搢绅削发甘从贼,逢掖翩翩嬩大羊。

将吏逃亡风偃草,谁人死守护封疆。

九重赫怒逮□马,督师亦且下桁杨。

中夜赐环孙枢□,飞骑四出召勤王。

勤王未集张湾破,固安涿鹿及良乡。

云扰郊原殊岌岌,天王神武不仓皇。

百万登陴旌蔽汉,大臣勋戚守门墙。

幸来枢辅捍通州,满帅长驱亦大创。

身殒州全东辅固,翻从西遁窥玄藏。

金山砥柱词臣力,陵寝无虞死亦芳。

复向榆关辇玉帛,犹然妄意克城隍。

昌黎尚饮睢阳血,永平何猝堕黄堂。

天子拜将总六军,一马如龙驾腾骧。

发帑犒师风猛士,掩骼吊死亦扶伤。

人言主忧为臣辱,敢不卧薪与胆尝。

闻贼聚城鱼聚釜,釜鱼敢复望汪洋。

雷霆震撼归何处,小丑何难奏凯扬。

自古犯华信有之,数月腥膻柰可常。

岂是天心欲启圣,端为宗社卜灵长。

(0)
鉴赏

这首诗《读邸报愤奴警纪事》由明代诗人林熙春所作,表达了对当时边疆战事的深切关注和对朝廷决策的忧虑。诗中描绘了从“贞元”时期开始的国家兴盛景象,龙飞天子象征着君主的英明统治,频繁召对和综合处理政务,展现了君主与百姓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对国家治理的重视。

然而,诗中也揭示了辽国侵扰的阴影并未完全消散,使得天下百姓深受其苦,国家财政负担沉重。接着,诗人提到了彦伯东征以雪前耻,但叛乱者却依然猖獗,甚至利用盟友之力,导致战争持续不断,军民伤亡惨重,士气低落,朝廷上下人心惶惶。

在这一背景下,朝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派遣将领、调集军队、加强边防等,但最终仍未能阻止战事的扩大和深入。诗中描述了战争的残酷,包括士兵的逃亡、士绅的投降、将领的牺牲,以及朝廷高层的决策与行动。

最后,诗中提到虽然面对强大的敌人,皇帝仍然坚持亲自指挥,展现了其坚定的决心和勇气。同时,诗中也反映了对战争带来的破坏和苦难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事件和生动的人物描绘,展现了明代中叶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以及人民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作者介绍

林熙春
朝代:明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猜你喜欢

听水斋杂忆·其十三

千里来看洞口云,牙琴海上奈临分。

伤心剩对江田老,说著匡山最恸君。

(0)

听水斋杂忆·其三

礼佛年年一舸偕,皖公归后玉长埋。

阿咸冷尽林中梦,忍向山厨重作斋?

(0)

石门侧有松若偻拔于风画以存之题曰石门松影

含叹山阿与写真,再来恐便付槱薪。

他年誇向僧雏辈,及见支离百岁身。

(0)

闻近日求人书者以进士为贵戏作一绝

北江著论妙机锋,院体山癯本不同。

树倒已无堪蚀叶,书空犹自觅青虫。

(0)

去岁牵牛花雪青一种今秋复发·其三

长是无人见,惟馀残月斜。

新承九秋露,出浴五更花。

淅沥轻寒袭,凄迷宿雾遮。

霎时最清绝,寂寂未啼鸦。

(0)

牵牛花·其七

雨中摧抑更凄清,拥髻愁姿倍有情。

黛色脂光看不定,最宜侵晓未分明。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