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臣头白醉钧天,莲炬金杯照夜筵。
问答玉音犹在耳,凄迷春梦已如烟。
肆奸桧贼终遗臭,僭号昌奴岂自全。
二十年来家国事,伤心成就一胡铨。
孤臣头白醉钧天,莲炬金杯照夜筵。
问答玉音犹在耳,凄迷春梦已如烟。
肆奸桧贼终遗臭,僭号昌奴岂自全。
二十年来家国事,伤心成就一胡铨。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陈曾寿所作,题目为《失题》。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感慨。首句“孤臣头白醉钧天”描绘了一位孤独的老臣,在宴会上借酒浇愁,尽管身处高位,却已年迈体衰;“莲炬金杯照夜筵”则渲染了夜晚宴席的奢华景象,与老臣的内心孤寂形成对比。
接下来,“问答玉音犹在耳,凄迷春梦已如烟”回忆起昔日君王的教诲仿佛还在耳边,但现实中的梦境已经模糊不清,暗示了世事变迁和人事无常。“肆奸桧贼终遗臭,僭号昌奴岂自全”暗指奸佞当权者如秦桧等人,他们的罪行终将留下恶名,而那些试图篡位的野心家也无法保全自身。
最后两句“二十年来家国事,伤心成就一胡铨”总结了诗人二十年来的沧桑巨变,感叹国家的衰败和个人的不幸遭遇,以胡铨的遭遇象征着忠诚者的悲剧命运。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年年九日,萸菊登高宴。
今岁旅新丰,听征雁、吟蛩幽怨。
行行游赏,邂逅得诗人,呼斗酒,发清吟,豪气凌霄汉。
穷通默定,志士那兴叹。
寓意醉乡游,且赢得、开怀萧散。
功名外物,何必累冲襟,炼丹井,叱羊山,寻个修真伴。
深秋澄霁,烟淡霜天晓。
翠岘峻摩穹,有碧涧、清溪缭绕。
鸣弦多暇,乘兴约登临,听水乐,习丰碑,遐想东坡老。
当年叔子,何事伤怀抱。
名与此山俱,叹无闻、真成可笑。
吾侪勋业,要使列云台,擒颉利,斩楼兰,混一车书道。
青冥风露飞檐外,黄道星辰企翼边。
独倚梧阴心自省,十年清梦故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