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吕宣徽挽歌二首·其二》
《吕宣徽挽歌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维岳人皆仰,长城众所依。

远猷方克壮,昭世忽长违。

象设俨如在,英灵窅不归。

唯应令名久,竹素蔼馀辉。

(0)
翻译
所有人都仰望衡山,长城被众人依赖。
深远的规划刚开始实现,突然间却要长久分离。
祖先的遗像庄重地留存,英灵却无法回归。
只愿美德之名永存,竹简上留下永恒的光辉。
注释
维岳:指衡山,古代五岳之一。
人皆仰:人们都仰慕。
长城:这里指秦始皇修筑的长城。
众所依:被众人依赖。
远猷:长远的计划或策略。
克壮:得以实现。
昭世:显扬于世。
长违:长久分离。
象设:象征性的设置或画像。
俨如在:庄重地存在。
英灵:指去世的杰出人物的灵魂。
窅不归:无法回归。
令名:美好的名声。
竹素:竹简,古代书写材料。
蔼馀辉:留下持久的光辉。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哀思和赞美之情的古诗,通过对山岳、长城等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历史英雄事迹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于英烈人物永恒精神的追念和颂扬。诗中“维岳人皆仰”一句,直接点出了山岳之高大,是人们敬仰的对象;“长城众所依”则是从宏伟建筑的角度,展示了它给人们带来的安全感。接着,“远猷方克壮,昭世忽长违”,诗人通过对古代英雄事迹的回顾,表达了对他们英勇气概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时光荏苒、英雄不再的哀叹。

“象设俨如在”一句,通过对历史伟人的形象描绘,使人仿佛能感受到他们的威严与存在;而“英灵窅不归”,则是对英雄亡魂无法回归现世的一种悲哀。最后,“唯应令名久,竹素蔼馀辉”表达了诗人希望英雄之名永存,同时通过竹子的形象来比喻纯洁和高洁的品格,以及这种品格在历史长河中光芒四射,如同清晨露珠般晶莹剔透。

总体而言,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英雄事迹的缅怀之情,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对于正直、坚韧不拔品格的赞美和追求。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九日游眺三绝句·其一

频年摇落寄边州,无赖今晨强出游。

从教乌帽欺人发,不耐黄花乱客愁。

(0)

送陈宪章·其二

此际若为销别恨,两行红粉啭春莺。

(0)

戏简补之与之

伏枕闻君乐事偏,钿蝉金雁总堪怜。

何时共醉桃花坞,解尽春衣当酒钱。

(0)

引奏后即事八首·其六

金华筵罢退从容,小仗穿花听午钟。

五色伞中黄帕幂,大官初进紫驼峰。

(0)

引奏后即事八首·其二

琼树花间金凤翘,红鞍绿辔马头骄。

当朝戚里多豪贵,惟有何郎早插貂。

(0)

寒坐忆李献吉

雪花片片风吹过,书生破屋甘饥饿。

去年瓮头新酒香,一尊两尊遥饷我。

今年新酒巾未漉,瓮底坚冰椎不破。

此时知子更愁思,拥被呻吟但僵卧。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