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儿重意气,咄咄宁书空。
笑人愧邓禹,抵掌随臧宫。
信是心如珠,有物蒙其中。
非珠亦非物,点雪付炉红。
男儿重意气,咄咄宁书空。
笑人愧邓禹,抵掌随臧宫。
信是心如珠,有物蒙其中。
非珠亦非物,点雪付炉红。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仲弓的作品,他以"男儿重意气"开篇,强调了古代男子重视情谊和志向的性格特点。"咄咄宁书空"一句,通过形容频繁地表达内心情感,表达了诗人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即使无法具体落实,也宁愿寄托于虚无之中。
接下来,诗人提到"笑人愧邓禹,抵掌随臧宫",这里借用了东汉名臣邓禹和臧宫的故事,暗示自己虽不能像他们那样立下赫赫战功,但也有豪情壮志,愿意与朋友共论天下大计。
"心如珠"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纯洁和智慧,"有物蒙其中"则意味着这种内在品质被某种外在事物所遮掩,可能是指生活中的困难或世俗的误解。然而,诗人并不因此而沮丧,反而将这些视为磨砺自己的机会,"非珠亦非物,点雪付炉红",形象地比喻即使面对困境,也能如同明珠般在火焰中绽放光芒,展现出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胡仲弓对于理想人格的坚守,以及在逆境中保持高洁情操的决心,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湖里寻君去,樵风往返吹。
树喧巢鸟出,路细葑田移。
沤苎成鱼网,枯根是酒卮。
老年唯自适,生事任群儿。
带郭茅亭诗兴饶,回看一曲倚危桥。
门前山色能深浅,壁上湖光自动摇。
闲花散落填书帙,戏鸟低飞碍柳条。
向此隐来经几载,如今已是汉家朝。
天师百岁少如童,不到山中竟不逢。
洗药每临新瀑水,步虚时上最高峰。
篱间五月留残雪,座右千年荫老松。
此去人寰今远近,回看去壑一重重。
客在烟霞里,闲闲逐狎鸥。
终年常裸足,连日半蓬头。
带月乘渔艇,迎寒绽鹿裘。
已于人事少,多被挂冠留。
素业堆千卷,清风至一丘。
苍黄倒藜杖,伛偻睹银钩。
迹愧巢由隐,才非管乐俦。
从来自多病,不是傲王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