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令篱边菊,秋来色转佳。
翠攒千片叶,金剪一枝花。
蕊逐蜂须乱,英随蝶翅斜。
带香飘绿绮,和酒上乌纱。
散漫摇霜彩,娇妍漏日华。
芳菲彭泽见,更称在谁家。
陶令篱边菊,秋来色转佳。
翠攒千片叶,金剪一枝花。
蕊逐蜂须乱,英随蝶翅斜。
带香飘绿绮,和酒上乌纱。
散漫摇霜彩,娇妍漏日华。
芳菲彭泽见,更称在谁家。
陶令篱边菊的诗句展现了诗人对秋天菊花之美的独特感受。"陶令篱边菊,秋来色转佳"一句描绘出菊花在秋季更显得色彩鲜明、姿态优雅的情景。这里的“陶令”指的是陶渊明,他爱好种植,尤其喜欢菊花。而“篱边菊”则是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中这些野生之物的喜爱。
接着,“翠攒千片叶,金剷一枝花”细腻刻画出菊花的外观特征。"翠攒"形容叶子的深绿色和层叠状,而“金剷一枝花”则是诗人对菊花黄色的赞美之词,通过“金”字来强调其珍贵与纯净。
在“蕊逐蜂须乱,英随蝶翅斜”中,“蕊”指的是花的心部,而“蜂须”则形容细小的花间空间。"蜂须乱"暗示了蜜蜂在花间忙碌的情景。而“英随蝶翅斜”则是对菊花与蝴蝶互动场面的生动描绘,展现出一种生命力旺盛的画面。
接下来的“带香飘绿绮,和酒上乌纱”一句,"带香"表达了菊花散发出的清香,而“飘绿绮”则是对这股香气在空中飘逸的美好描写。"和酒上乌纱"则是在赞叹菊花之余,还能与美酒相配,增添生活的情趣。
随后的“散漫摇霜彩,娇妍漏日华”继续了对菊花之美的赞颂。“散漫摇霜彩”形容的是菊花在秋风中摇曳生姿的景象,而“娇妍漏日华”则是对菊花在阳光下呈现出温柔、可爱一面的细腻描写。
最后,“芳菲彭泽见,更称在谁家”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美好情境的赞赏与向往。"芳菲彭泽见"是对菊花之美景象的高度评价,而“更称在谁家”则是在询问这样的佳境是否属于某个特定的主人,或者说,是哪位雅士能够享有如此美好的生活。
这首诗通过对秋菊的细腻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更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洁情操的情怀。
皎皎旧时月,照我前庭除。
天地同一色,悲欢境各殊。
忆昔兄妹四,谈笑共宴居。
此景不易得,思之竟何如。
两兄宦京国,秋风思莼鲈。
仲兄成永诀,忽忽七载馀。
死别求梦寐,生离凭雁鱼。
百感填膺满,拈毫苦难书。
伤哉闺中子,日与愁病俱。
耿耿不能寝,风露沾衣裾。
昨为金山游,岩壑称奇遍。
虽然足壮观,终嫌金碧炫。
意欲陟焦山,幽秀觌层巘。
无奈波澜险,惊涛驶如箭。
今晨渡江归,舟发心仍恋。
放眼眺佳处,遥青如匹练。
颇似香炉峰,停帆几回见。
坡公薄江潭,舶䑲风云变。
我独挝回帆,奇境悭一面。
准拟今宵梦,篮舆入葱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