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园昨夜繁华骤。点点寒葩瘦。
放出玉精神,雪意风情,无限春光逗。
珊珊弄影黄昏后。景似罗浮否。
婢忽拗香来,绰约流霞,报道红梅又。
小园昨夜繁华骤。点点寒葩瘦。
放出玉精神,雪意风情,无限春光逗。
珊珊弄影黄昏后。景似罗浮否。
婢忽拗香来,绰约流霞,报道红梅又。
这首清代孙莹培的《醉花阴·梅花》描绘了一幅精致的冬夜梅花图。"小园昨夜繁华骤",以一夜之间梅花盛开的生动景象开篇,暗示了春天的突然来临,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惊喜。"点点寒葩瘦",用"寒葩"和"瘦"形容梅花的清冷孤傲,虽花朵小巧却坚韧不屈。
"放出玉精神,雪意风情,无限春光逗",进一步赞美梅花的洁白如玉,其风姿犹如雪中仙子,引人无限遐想,仿佛在寒冷的冬夜中带来了春的气息。"珊珊弄影黄昏后",描绘了梅花在夕阳余晖下婆娑摇曳的动人姿态,让人联想到罗浮山的仙境。
"景似罗浮否",诗人将眼前的梅花景色与传说中的仙境相提并论,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最后三句"婢忽拗香来,绰约流霞,报道红梅又",通过婢女闻香而来的细节,以及"绰约流霞"的比喻,形象地传达出红梅开放的热烈与娇艳,如同天边的晚霞般绚丽。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梅花的美态,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对春天的期待,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情趣和艺术魅力。
火旗焰焰行高天,迸泉驱汗气如烟。
我来解带虚堂前,满庭苍霭秋飒然,羡君丛竹琼阑边。
能使子奠看不足,娟娟翠袖笼寒玉。
蓊郁光浮缃帙青,檀栾色泛金尊绿。
劝君斟竹叶,为君歌竹枝。
清阴疏影何离离,棋声琴韵宜风吹。
莫言节苦夏虫避,莫道丛卑凤不至。
龙去须惊化杖时,雪深方见凌云器。
君家缥管有辉光,篇翰长悬汗竹香。
赋就仙声来嶰谷,梦回明月在潇湘。
七贤扫径堪为友,狂来潦倒非关酒。
最爱堂空客散后,山童剥笋敲茶臼。
怜君意气本清真,冰簟藤床对绿筠。
从今日日相过熟,看竹何须问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