飒飒丘中桂,凄凄阰上兰。
芳馨讵能久,北风天已寒。
萧艾非所宝,岂置珩璜间。
结佩远莫遗,徘徊望云端。
忆与君别时,明月缺又圆。
君心妾自知,妾期君不还。
严霜迫中闺,自理素与纨。
何因逐黄鹄,一至雁门关。
踟蹰盻双星,盈盈增长叹。
飒飒丘中桂,凄凄阰上兰。
芳馨讵能久,北风天已寒。
萧艾非所宝,岂置珩璜间。
结佩远莫遗,徘徊望云端。
忆与君别时,明月缺又圆。
君心妾自知,妾期君不还。
严霜迫中闺,自理素与纨。
何因逐黄鹄,一至雁门关。
踟蹰盻双星,盈盈增长叹。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的景色和情感,充满了深沉的思虑与哀愁。诗人以“飒飒丘中桂,凄凄阰上兰”开篇,通过桂树与兰花的凋零,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接着,“芳馨讵能久,北风天已寒”,进一步强调了季节的更替与自然界的无情。
“萧艾非所宝,岂置珩璜间”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低贱的草木与珍贵的玉石相对比,表达了对高尚品质的追求与对世俗价值的不屑。接下来,“结佩远莫遗,徘徊望云端”,诗人似乎在寻找某种难以触及的寄托,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忆与君别时,明月缺又圆”,回忆与君分别的情景,月圆月缺,时间流转,却未能改变离别的事实。诗人的情感在此处达到了高潮,“君心妾自知,妾期君不还”,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君的深情与对未来的忧虑。
后半部分,“严霜迫中闺,自理素与纨”,描述了女子在寒冷的冬日里独自缝制衣物,既表现了生活的艰辛,也暗含了等待与期盼。最后,“何因逐黄鹄,一至雁门关”,表达了想要追随心爱之人,却无法实现的愿望。“踟蹰盻双星,盈盈增长叹”,诗人凝视着星空,内心充满无奈与感慨,最终化为一声长长的叹息。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厚的情感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