谩道无丹蜕骨凡,绣襦不换嫁时衫。
老天倘未忘周孔,巫鬼何须问抵咸。
身健加餐亲鼎饪,眼明减药认囊椷。
山中吠犬千年杞,采采犹堪餍吻馋。
谩道无丹蜕骨凡,绣襦不换嫁时衫。
老天倘未忘周孔,巫鬼何须问抵咸。
身健加餐亲鼎饪,眼明减药认囊椷。
山中吠犬千年杞,采采犹堪餍吻馋。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何梦桂的作品,名为《和韵问魏石川疾(其一)》。诗中融合了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与对传统文化的尊崇,以及对健康长寿的向往。
"谩道无丹蜕骨凡" 一句,通过否定寻找仙丹以求长生不老的方法,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功利的态度。接下来 "绣襦不换嫁时衫" 则描写了对传统美德的珍视,如同珍惜新娘时所穿的华美衣裳,不愿轻易更换。
"老天倘未忘周孔,巫鬼何须问抵咸" 这两句,借“老天”来指代古人或上天,表达了对儒家文化传统的尊重,即使是远古的神灵也不必询问古圣先贤的教诲。"巫鬼"一词,则暗示了一种超自然力量,但在儒学面前变得无足轻重。
中间两句 "身健加餐亲鼎饪,眼明减药认囊椷" 描绘了诗人希望保持身体健康和视力清晰,不必依赖药物的愿望。其中“亲鼎饪”指的是亲手烹饪食物,“认囊椷”则是通过观察医药用途的草本植物来减少对药物的需求。
最后两句 "山中吠犬千年杞,采采犹堪餍吻馋" 描绘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山中吠犬”带有一种超然世外的意味,而“采采”则是诗人在大自然中采集草药时的心情写照,透露出对自然恩赐的感激和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尊崇、对健康长寿的向往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境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记穷中载酒,客里看花,寥落未堪语。
小梦萦秋被,华胥路,遥遥一枕何许。
无根萍絮,又此番、随水来住。
但辜负,半壁斜阳老,胜游久无主。
犹念,愁人怨蝶,向槐阴独梦,台畔双舞。
千古伤心事,功名外,尚有痴呆儿女。残风败雨。
问甚时、花记前度。便兴废重题,都收入、锦囊去。
春骀荡。奈著眼、处处成惆怅。
无端暗引柔丝,自把吟魂密网。
香心枉费,漫闲倚、银屏笑周昉。
算词人、生带愁来,玉颜空许相抗。
征衫倦拍芳尘,望朱雀乌衣,何处门巷。
旧苑凄凉更谁见,珠泪涴、铜仙露掌。
早料理、移宫换羽,和海水、天风咽断响。
任纵他、罗绮轻盈,翠軿花外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