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花秀色通书幌;一曲笙歌绕画梁。
- 鉴赏
此联描绘了戏台上的雅致与繁华。上联“三花秀色通书幌”以“三花”象征繁花似锦,不仅渲染了舞台背景的绚丽多彩,也暗喻了戏剧表演中的精彩纷呈,仿佛那些美丽的花朵穿越了书卷的屏障,将艺术之美与知识之光融合在一起。下联“一曲笙歌绕画梁”则通过“一曲笙歌”展现了音乐的悠扬与和谐,这旋律在画梁间回荡,营造出一种沉浸式的听觉享受,仿佛整个空间都被音乐所包围,充满了艺术的气息。
整体而言,这副对联巧妙地结合了视觉与听觉的艺术元素,通过“三花”与“一曲”的对比与融合,既展现了舞台的华丽与热闹,又蕴含了深邃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艺术的高雅品味和深刻理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金缕曲.岁暮有怀畹兰于吴中
泪泫桃花纸。倩青鸾、殷勤寄与,萼华小妹。
旧日瑶清诸女伴,都向尘寰去矣。
怕此后、再来无计。
只剩嫦娥犹未嫁,尚依然、独处琳宫里。
人世事,知无味。寒宵坐冷釭花蕊。
记当时、挑灯闲话,三山往事。
慧语关心偏惬意,自许此生知己。
却不料、君先归里。
同住江南犹恨远,隔盈盈、一片吴淞水。
况天末,人迢递。
水调歌头.端州阅江楼送方子顺入都
楼上与君别,无奈荔枝何。
西江一条组练,飞艇出牂柯。
此去日边万里,倚遍阑干千尺,斜日蜑娘歌。
三两醉中事,醒后记无多。江山好,文字福,两消磨。
朝云肯来相伴,便略似东坡。
烧投木棉城郭,湿透黄梅节候,送子去滹沱。
安得五色蝶,驮我入浮罗。
曲游春.题双美人垂钓画帧
波镜春愁涌,正晓妆梳掠,双倚帘户。
嫩绿池塘,问芳踪那日,并鸳无语。
恨逐杨花去,被十二阑干围住。
立东风、瘦石苔矶,悄忆钿盟南浦。瞥眼蜻蜓飞处。
引游鱼唼喋,窥影还误。
瘦腕禁寒,恰风回苹末,茜丝无主。底印弓弓步。
蓦携手、画桥归路。灯下又绾同心,个人暗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