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矣衰颜变渥丹,梦魂无复到金銮。
风高径竹秋偏爽,露浥庭莎夜未阑。
笔研废来聊学圃,珩璜抱后稳纫兰。
老饕不管傍人笑,官粟犹能满意餐。
久矣衰颜变渥丹,梦魂无复到金銮。
风高径竹秋偏爽,露浥庭莎夜未阑。
笔研废来聊学圃,珩璜抱后稳纫兰。
老饕不管傍人笑,官粟犹能满意餐。
此诗由明代学者罗钦顺所作,题为《用凤山韵自述》。诗人以自述的形式,描绘了自己年老后的日常生活与心境。
首句“久矣衰颜变渥丹”,诗人感叹岁月流逝,容颜渐老,但内心却依然保持着活力与热情,如同晚霞般红润。接着,“梦魂无复到金銮”一句,表达了对往昔荣华生活的怀念,同时暗示了对权力与地位的淡然态度。
“风高径竹秋偏爽,露浥庭莎夜未阑。”描绘了一幅秋夜清风拂过竹径,露水滋润庭院草木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凉意的氛围,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笔研废来聊学圃,珩璜抱后稳纫兰。”这两句写出了诗人退隐后的日常,虽不再执笔著文,却转而学习园艺,怀抱美玉,编织兰花,既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也寓意着对高洁品质的坚守。
“老饕不管傍人笑,官粟犹能满意餐。”最后两句,诗人以幽默的口吻自嘲,表示自己虽已年老,仍能享受生活,不畏他人非议,即使只是官府提供的粮食,也能感到满足和快乐。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豁达与乐观,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晚年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流露出对自然、艺术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方寸地,七十四年春。世事几浮云。
躬行斋内蒲团稳,耆英社里酒杯频。
日追游,时啸咏,任天真。喜女嫁男婚今已毕。
便束帛安车那肯出。无一事,挂闲身。
西湖鸥鹭长为侣,北山猿鹤莫移文。
愿年年,汤饼会,乐情亲。
买陂塘旋栽杨柳,闲人忙过曹务。
山翁溪友来相贺,昨夜应时甘雨。舟泛渚。
有茶灶相从,同过东西屿。鸥边自语。
是午梦初回,余酲未解,七碗得真趣。
神仙事,云海茫茫何许。何人岩下逢吕。
诗家却有还丹诀,万景点成奇句。公自醑。
且山水徜徉,莫考飞升谱。悠悠万古。
看一片烟霞,四时风物,吾圃即玄圃。
三十年间,几番宠辱,细思往事慵言。
也曾牒发,曾受帝王宣。
今日山村且住,他时去、高卧云烟。
洞天隐,松峰之畔,保命是修仙。无愆。
全道德,自然达理,炼汞烹铅。
未功圆行足,闲对林泉。
真乐琴书为伴,忘尘世、趖了熬煎。
逍遥好,蜕形真去,升入大罗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