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前黄盖进羹汤,玉箸频停不肯尝。
应是司农闻水旱,蹙眉时读两三行。
御前黄盖进羹汤,玉箸频停不肯尝。
应是司农闻水旱,蹙眉时读两三行。
这首诗描绘了宫廷中的一幕,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君主与臣子之间的微妙互动。"御前黄盖进羹汤",描述了在皇帝面前,侍者端上一碗热腾腾的汤羹,这一场景既体现了皇家的尊贵与奢华,也暗示着权力与服务的关系。
"玉箸频停不肯尝",玉箸在这里指的是皇帝使用的精美的筷子,频繁地停下却不肯品尝汤羹,这种行为背后可能蕴含着深意。皇帝之所以不急于进食,可能是出于对臣子所呈事物的疑虑,或者是对当前国家状况的担忧,表现出一种深思熟虑的态度。
"应是司农闻水旱,蹙眉时读两三行",司农是中国古代管理农业和财政的官员,这里借指负责国家经济和民生的官员。皇帝的犹豫不决,可能是因为听闻了司农报告的水灾旱灾情况,眉头紧锁,仔细阅读着关于国计民生的奏折。这不仅反映了皇帝对国家事务的关心,也体现了他面对自然灾害时的责任感和忧虑。
整首诗通过这一场景,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大事联系起来,展现了明代宫廷生活的复杂性和君主治理国家的深沉思考。
斗柄回旋,紫微初现,缅平一色淳清。
云瑛捣尽,天宝耀华婴。
玉桂琼林素羽,升玄御、光璨流精。
泠然妙,丹黄金碧,炜烨化微星。
星徽清雅宴,纯风隐韵,忘相忘形。
愿吾流开悟,心释浮荣。
勿念云山路隔,高著眼、莫昧灵明。
如斯理,青童飞去,点破大兰城。
乾鹊鸣檐,殷勤振、玉人生旦。
端巧遇、迎长添线,的堪称赞。
律转一阳葭已动,复来七日梅初绽。
符羲经、□数迓新祺,绵高算。萱春永,斑衣绚。
兰房焕,琴声衎。盎一门和气,流霞深泛。
世济忠贞貂珥七,羊登强仕鹏程万。
未起家、清赏敌神仙,闲游玩。
汉家都邑,历绵绵延祚,增崇荣富。
千古繁华犹眼见,看取班张词赋。
太液鸳鸾,昭阳鳷鹊,兰麝熏香雾。
君恩如日,照临知在何处。
窗下轧轧鸣机,杼霜柚雪,裂下齐纨素。
团扇裁成明月样,摇动凉风披拂。
玉宇尘清,金茎露重,黄叶飘宫树。
紫毫斑管,定书当日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