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遍红桥第五亭,更寻芳径渡芦汀。
芙蓉花里禅关掩,杨柳阴中画舫停。
碧巘遥凌孤塔白,从篁高拥一楼青。
几回欲去还留恋,聊写新诗付石屏。
阅遍红桥第五亭,更寻芳径渡芦汀。
芙蓉花里禅关掩,杨柳阴中画舫停。
碧巘遥凌孤塔白,从篁高拥一楼青。
几回欲去还留恋,聊写新诗付石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游览扬州小金山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自然与人文气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水之美、园林之趣以及禅意的宁静。
首联“阅遍红桥第五亭,更寻芳径渡芦汀”,开篇即点明游览路线,从红桥第五亭出发,探寻着幽静的小径,穿过芦苇丛生的水边,营造了一种探索未知、寻找美景的氛围。
颔联“芙蓉花里禅关掩,杨柳阴中画舫停”,进一步描绘了沿途的景致。芙蓉花盛开,禅院的门扉紧闭,仿佛与世隔绝,而杨柳树下,画舫静静地停泊,暗示着这里不仅有自然的美丽,更有心灵的宁静与超脱。
颈联“碧巘遥凌孤塔白,从篁高拥一楼青”,视线转向远方,碧绿的山峰与白色的孤塔遥相呼应,竹林环绕着一座青色的楼阁,展现出一幅层次分明、色彩对比鲜明的画面,既有壮丽的山川,又有精致的人工建筑,体现了自然与人工和谐共存的美好景象。
尾联“几回欲去还留恋,聊写新诗付石屏”,表达了诗人对这次游览的不舍之情。在美景面前,诗人多次想要离去,却又因留恋而驻足,最终以创作新诗的方式,将这份美好记忆永久保存下来,寄情于文字之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秋日游览扬州小金山的独特魅力,既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内心情感的寄托。
结发事疆场,全生俱到乡。
连云防铁岭,同日破渔阳。
牧马胡天晚,移军碛路长。
枕戈眠古戍,吹角立繁霜。
归老勋仍在,酬恩虏未亡。
独行过邑里,多病对农桑。
雄剑依尘橐,阴符寄药囊。
空馀麾下将,犹逐羽林郎。
泉清兰菊稠,红果落城沟。
保庆台榭古,感时琴瑟秋。
硕儒欢颇至,名士礼能周。
为谢邑中少,无惊池上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