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公郭婆,郭公郭婆,为乐孔多。
其乐伊何,以犁以锄。种豆得豆,种禾得禾。
有钱即沽酒,有酒即高歌。
郭公郭婆,郭公郭婆,为乐孔多。
其乐伊何,以犁以锄。种豆得豆,种禾得禾。
有钱即沽酒,有酒即高歌。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农耕生活画卷,通过“郭公郭婆”的形象,展现了古代农民勤劳朴实的生活状态和对劳动成果的满足与喜悦。
“郭公郭婆”是诗中的主人公,他们代表了辛勤耕耘的农民形象。诗中提到“为乐孔多”,意指他们的快乐源自于丰富的劳动成果,这种快乐是通过日常的农事活动获得的,充满了生活的实际意义。
“其乐伊何,以犁以锄”点明了他们的快乐来源于劳作本身,通过使用农具如犁和锄头进行耕作,享受着劳动带来的成就感。接下来,“种豆得豆,种禾得禾”进一步强调了劳动与收获之间的直接关系,体现了农耕社会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朴素真理。
“有钱即沽酒,有酒即高歌”则展示了在物质条件得到一定满足后,人们对于生活的态度和庆祝方式。通过饮酒和歌唱来表达内心的喜悦和对生活的热爱,这种庆祝不仅仅是为了物质的富足,更是对精神愉悦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生动地刻画了古代农民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他们对劳动的尊重、对收获的喜悦以及对简单生活的满足感,展现了农耕文化中的人文关怀和乐观精神。
冰花炯炯。
记那回占断,春风鳌顶。
独抱寒香,得意西湖酒初醒。
为问玉堂富贵,争得似、山中深靓。
向岁晚,竹翠松苍,闲伴一枝冷。
南浦,水万顷。
想月湿断矶,云弄疏影。
粉英落尽。
孤鹤长鸣夜方永。
将见青青似豆,又迤逦、传黄风景。
听报道、催去也,再调玉鼎。
晴空漠漠。
怪雪来底处,飘满篱落。
元是花神,管领春风,幽香忽遍林壑。
玉仙缓辔江城路,全不羡、扬州东阁。
似天教、瑶珮琼裾,荐与翠尊冰勺。
闻道儿童好语,丰年瑞覆斗,占取红萼。
驿使飞驰,羹鼎安排,速趁良辰行乐。
联镳一一清都客,也肯把、山翁同约。
醉归来、梦断西窗,怕听丽谯悲角。
水天一色。
正四野秋高,千古愁极。
多少黄花密意,付他欢伯。
楼前马戏星球过,又依稀、东徐陈迹。
一时豪俊,风流济济,酒朋诗敌。
画不就、江东暮碧。
想阅尽千帆,来往潮汐。
烟草萋迷,此际为谁心恻。
引杯抚剑凭高处,黯消魂、目断天北。
至今人笑,新亭坐间,泪珠空滴。
锦里春回,玉墀天近,东风稳送雕鞯。
祖帐移来,光流万斛金莲。
十分香月娟娟。
照人间、一点魁躔。
此时新事,飞来双凤,催上甘泉。
寻思京洛,少日芳游,柳遥禁雪,花淡宫烟。
鳌山涌翠,通宵脆管繁弦。
再见升平,想红云、缥缈群仙。
看明年。
金殿传柑宴,衮绣貂蝉。
蜀锦移芳,巫云散彩,天孙翦取相寄。
金屋看承,玉台凝盼,尚忆旧家风味。
生香绝艳,说不尽、天然富贵。
脸嫩浑疑看损,肌柔只愁吹起。
花神为谁著意。
把韶华、总归姝丽。
可是老来心事,不成春思。
却羡宫袍仙子。
调曲曲清平似翻水。
笑嘱东风,殷勤劝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