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佳人是北方,坚贞不字处兰房。
求仙未得真箫史,择对惟希古孟光。
人羡玉台辞赋美,自怜丹穴羽毛长。
时来屯女须婚媾,咫尺高贤珠水旁。
独立佳人是北方,坚贞不字处兰房。
求仙未得真箫史,择对惟希古孟光。
人羡玉台辞赋美,自怜丹穴羽毛长。
时来屯女须婚媾,咫尺高贤珠水旁。
此诗《贞女篇》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描绘了一位坚守贞操的北方佳人的形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贞女的高尚品质与内心世界的丰富。
首句“独立佳人是北方”,以“独立”二字开篇,暗示贞女的独立自主与不随波逐流的性格。接着,“坚贞不字处兰房”,通过“坚贞”与“兰房”的对比,强调贞女在婚嫁问题上的坚定立场,如同兰花般高洁。
“求仙未得真箫史,择对惟希古孟光”,这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贞女虽追求精神上的超越,但并未找到真正的伴侣,她希望找到像古代贤妻孟光那样的伴侣,共同生活。这里既体现了贞女对精神境界的追求,也反映了她对理想婚姻的期待。
“人羡玉台辞赋美,自怜丹穴羽毛长”,这两句通过对比,一方面赞美贞女的才华与美貌,另一方面则表达出她内心的孤独与自我欣赏。玉台象征着文采斐然,丹穴则代表了贞女的高洁品性与独特气质。
最后,“时来屯女须婚媾,咫尺高贤珠水旁”,这两句预示着贞女的命运转折点即将到来,她将与一位德才兼备的高贤结为伴侣,这不仅意味着她的命运有所改变,也象征着她找到了精神与物质双重满足的理想归宿。
整首诗通过对贞女形象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其高尚情操与内心世界的丰富,同时也蕴含了对理想爱情与人生追求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