憔悴尘埃,镇相向、无言深惜。
还省记、芦帘书砚,绣屏刀尺。
我似风流张绪柳,君如湿润相如璧。
便商量、琐屑到鸡豚,皆欢适。年过往,如飞翼。
人未老,情非昔。况惊乌南朔,乱蛙晨夕。
但保东门綦缟愿,岂甘午夜牛衣泣。
奈鲸鲵、驱海浸天来,今何日。
憔悴尘埃,镇相向、无言深惜。
还省记、芦帘书砚,绣屏刀尺。
我似风流张绪柳,君如湿润相如璧。
便商量、琐屑到鸡豚,皆欢适。年过往,如飞翼。
人未老,情非昔。况惊乌南朔,乱蛙晨夕。
但保东门綦缟愿,岂甘午夜牛衣泣。
奈鲸鲵、驱海浸天来,今何日。
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在日寇侵扰下的北京,词人与妻子的相依之情。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憔悴尘埃,镇相向、无言深惜。” 开篇即描绘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词人与妻子虽相对无言,却深深珍惜彼此的陪伴,表达了在动荡时局中的深情。
“还省记、芦帘书砚,绣屏刀尺。” 这两句通过回忆往日的生活场景,如芦帘下的读书、绣屏前的裁缝,展现了和平时期的温馨与宁静,与当前的战乱形成鲜明对比。
“我似风流张绪柳,君如湿润相如璧。” 词人将自己比作风流的张绪柳,将妻子比作湿润的相如璧,形象地表达了两人之间的深情厚谊,同时也暗含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便商量、琐屑到鸡豚,皆欢适。” 这句话描绘了夫妻间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即使是琐碎之事,也能在彼此的陪伴下感到快乐与满足。
“年过往,如飞翼。人未老,情非昔。” 时间如同飞逝的翅膀,岁月流转,人虽未老,但情感已非昔日那般纯粹与热烈,透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况惊乌南朔,乱蛙晨夕。” “惊乌”和“乱蛙”分别象征着战乱带来的不安与混乱,进一步强调了当前环境的动荡。
“但保东门綦缟愿,岂甘午夜牛衣泣。” 表达了词人希望保护家人,不希望在夜晚像牛衣一样哭泣,展现出对家庭安全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盼。
“奈鲸鲵、驱海浸天来,今何日。” 最后一句以“鲸鲵”喻指侵略者,表达了对敌人的愤怒与无奈,同时也对当前局势感到迷茫与担忧。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词人在日寇侵扰下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关山凄冷,向长空题作,一篇秋赋。
梦笔江淹传别恨,揽入断云残雨。
界破三行,惊回数点,写不成离句。
模糊心事,西南吹下南浦。
频看似整还斜,似疏还密,似断还回互。
野鹜家鸡都不是,别有回文机杼。
旅舍灯昏,闲门月暗,化作相思谱。
相思无益,墨痕飘洒何处。
迥谁告语。尽终年坎壈,凄风苦雨。
壮不如人,那更星星鬓如许。
一任冲天志愿,休还说、斩蛟射虎。
剩今夕、半榻谈心,竟把情倾吐。头绪。如丝贮。
任终老林邱、玉积元圃。珠控洛浦。
终日袁安闲门户。
万事随缘过去,一卷新词手亲谱。
应输雁序睽翩,云霄接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