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丝鬓影去来潮,东国莺啼客路遥。
一事最堪惆怅处,樱花憔悴月无聊。
鞭丝鬓影去来潮,东国莺啼客路遥。
一事最堪惆怅处,樱花憔悴月无聊。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与思念之情。首句“鞭丝鬓影去来潮”,以“鞭丝”和“鬓影”的动态形象,象征着行旅中的匆匆与离别,仿佛行人的身影随着潮水的涨落而时隐时现,充满了漂泊感。接着,“东国莺啼客路遥”一句,通过莺啼之声衬托出旅途的漫长与孤独,莺啼本是春日里的欢愉之音,但在行旅之人耳中却显得格外凄凉,增加了诗的情感层次。
“一事最堪惆怅处,樱花憔悴月无聊”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内心情感。樱花的凋零与月亮的孤寂,不仅映照出季节的更迭,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哀愁与无奈。樱花的“憔悴”与月的“无聊”,既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诗人情感的寄托,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以及对远方亲朋的深切思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离别之痛与思念之情,语言含蓄而富有深意,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美学特色。
横桥压长溪,高树倚绝壁。
草屋何人家,开门候佳客。
清风招不来,白云渺无迹。
毋使元规尘,污我远山色。
长松生涧阿,绢素尺不盈。
昂藏烟雾姿,萧骚风雨声。
梁栋固有朋,山林岂无情。
少留天地间,岁寒保坚贞。
微雨润蒸溽,薰风变寒飔。
客从远方来,慰我久别离。
高谈竟终夕,感旧心伤悲。
别来渝四载,世事纷若糜。
公私两轇轕,足疲目就眵。
相思不可见,寤寐增叹咨。
忆昔出海门,万艘总雄师。
平阳古尧都,下车抚茕嫠。
坚城屹如山,谋谟出幽思。
吾州旧部曲,字养恩如儿。
此行复千里,后会知何期。
长川去悠悠,白日正南驰。
骊驹已载歌,别意方凄其。
恨无羽翼翔,中心谁当知。
英贤志功业,名与竹帛垂。
勖哉树奇勋,古昔犹今时。
深情浩难既,聊寄征行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