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利花开小玉莲,香风引谒洞中仙。
梦回不记相逢语,明月清圆在枕边。
末利花开小玉莲,香风引谒洞中仙。
梦回不记相逢语,明月清圆在枕边。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梦境与现实交织的画面。"末利花开小玉莲,香风引谒洞中仙",开篇即以“末利花”和“小玉莲”为意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个幽静而神秘的世界之中。末利花,以其娇嫩的姿态与淡淡的香气,象征着纯洁与美好;小玉莲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纯净之感,仿佛是深藏于洞中的仙子所居住之地,充满了神秘与诱惑。
"香风引谒洞中仙"一句,不仅描绘了香气引领着诗人前往洞中仙居的情景,更暗含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这里的“香风”不仅是自然界的气息,也象征着心灵的指引,引导着诗人探索内心深处的渴望与梦想。
接下来,“梦回不记相逢语,明月清圆在枕边”,将梦境与现实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梦中的相遇虽已过去,但那份情感与体验却如同明月一般,清晰而圆满地留在了诗人的记忆中。这里运用了“明月”这一意象,不仅代表了时间的永恒与不变,也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的永恒追求与怀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梦境与现实之间界限的思考,以及对内心情感深刻而持久的回忆。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让人在阅读中既能感受到诗人的细腻情感,又能引发对人生、梦境与现实关系的深入思考。
朝发庾公楼,夕扣滕王阁。
长歌奋激烈,清风荡寥廓。
张帆江水秋,伐鼓关月落。
予亦将远游,明当造黄鹤。
两溪合流涵太虚,白龙簸弄摩尼珠。
玉娥捧盘不敢去,孚尹散入仙人居。
仙人乘云游汗漫,琼箫寥寥度银汉。
斟酌北斗依上台,玉宇珠宫露如霰。
凤台神驭不可留,春风花开帝王州。
夫容峰前旧时月,夜夜长照溪上楼。
南州苦寒月,雨雪久不雱。
风沙满长道,四顾心飞扬。
君子有行役,束书归故乡。
故乡浙水上,远在天一方。
父母及兄弟,昔别今五霜。
我昨来自东,音问不得将。
为言起居好,良足慰子肠。
巍巍帝王都,济济人物场。
六馆走相送,如惜孤凤凰。
惜兹岁华晚,眷彼川路长。
卧听吴门钟,归共越人航。
上堂拜家庆,兄弟同乐康。
欢言酌春酒,拜舞迎春阳。
愿言千丈厓,长照百年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