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官堪受禄,有橘当封侯。
俗事退三舍,吟情出一头。
策筇枝纵步,买竹叶浇愁。
又是秋归去,推移不暂休。
无官堪受禄,有橘当封侯。
俗事退三舍,吟情出一头。
策筇枝纵步,买竹叶浇愁。
又是秋归去,推移不暂休。
这首诗是杨公远的《三用韵(其十)》,创作于宋末元初之际。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反映了诗人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情怀。
"无官堪受禄,有橘当封侯":这两句是通过对比来表达诗人的高洁品格。在古代中国,有官职的人才能领取俸禄,而“有橘当封侯”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用以示意自己宁愿拥有橘子这样的自然之物,也不愿意追求功名利禄。
"俗事退三舍,吟情出一头":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争的超脱以及内心世界的丰富。其中,“俗事”指的是世间种种繁琐和庸俗的事务,而“吟情”则是诗人的真挚情感流露。
"策筇枝纵步,买竹叶浇愁":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大自然中漫步的情景。“策筇枝”即是用竹枝作为拐杖,而“买竹叶浇愁”则表达了诗人通过购买竹叶(可能是为了种植)来缓解内心的忧愁。
"又是秋归去,推移不暂休":这两句表现出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和季节更替的感慨。秋天意味着收获和告别,也许暗示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感悟,以及内心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清新自然的语言,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境界。
庆元道学家,紫阳诸弟冠。
正印君得之,理窟讲深贯。
雄文摛玉堂,直笔插东观。
粹然中和容,清庙古珪瓒。
遁翁上封事,犹或以蓍断。
君袖秋月章,直造紫皇案。
赤手搏长鲸,未能分万段。
白华久无诗,清风可激顽。
去身似叶轻,来事如麻乱。
帝忧大江东,所至有水旱。
列宿选郎闱,福星下霄汉。
只恐席未温,宣室夜将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