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息西风滞葛衣,几多情事与心违。
白云万里天如寄,黄叶千林客未归。
雁足有时凭附信,鸥盟何日许忘机。
清高偏爱陶彭泽,三径何曾着是非。
叹息西风滞葛衣,几多情事与心违。
白云万里天如寄,黄叶千林客未归。
雁足有时凭附信,鸥盟何日许忘机。
清高偏爱陶彭泽,三径何曾着是非。
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描绘了诗人面对秋风滞留岭南时的复杂心境。首联“叹息西风滞葛衣,几多情事与心违”开篇即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个人情感与现实之间冲突的感慨。西风起,衣衫单薄,似乎象征着岁月的无情与个人命运的无奈。而“几多情事与心违”则直接点明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矛盾。
颔联“白云万里天如寄,黄叶千林客未归”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独与漂泊感。白云飘渺,天高任鸟飞,却仿佛是遥不可及的寄托;黄叶纷飞,满林皆是,却不见诗人归家的身影。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将诗人的内心情感外化,营造出一种既广阔又孤寂的意境。
颈联“雁足有时凭附信,鸥盟何日许忘机”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消息的期待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雁足传书,虽有时限,但总能带来一丝慰藉;鸥盟,象征着诗人渴望摆脱尘世的机巧,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这两句诗中蕴含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与对理想生活的憧憬。
尾联“清高偏爱陶彭泽,三径何曾着是非”是对诗人性格与追求的总结。陶彭泽,即东晋诗人陶渊明,以其清高脱俗、远离尘嚣的形象为后人所称颂。诗人自比陶渊明,表达了自己对清高品格的坚守,以及对世俗是非的不屑。三径,原指陶渊明归隐后在住宅旁开辟的小路,此处借指诗人的归隐之所,暗示诗人追求的是心灵的自由和平静,而非外界的功名利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清高品格的坚持。
淮西流民望南徙,掠财昼入南山里。
裹枪负挺八十人,拒敌乡民四人死。
流民只说江西熟,得食仍嗔食无肉。
扶伤救死官不闻,乡民还对流民哭。
东家击豕西家牛,撤屋烧火当街头。
自言性命如粪土,一死不异淮西州。
乡民不怕逢豺虎,共承只怕流民怒。
老翁夜出烧纸钱,祈神夜送流民去。
从今莫愿多丰年,第一莫旱淮西田。
流民不来贫亦好,鸡犬全家永相保。
我家昔住清溪曲,五月柴门漾寒绿。
望仙门外石桥湾,百折苍波转林麓。
老藤修竹翳两涯,茅屋高下连桑麻。
江鱼出跃青荇叶,水禽啼上碧桃花。
悠悠三十年来往,却别清溪事游荡。
东园有客种狸瓜,北渚何人系渔榜。
兹晨览君图画工,作者乃是清溪翁。
清溪自住渝水上,名称偶尔能相同。
长汀短棹溯云水,绝壁乔林澹霞绮。
乌鹊散漫夕阳边,楼阁依微空翠里。
伊谁手携九节筇,从以童子囊孤桐。
至音雅调不易识,深山古木号天风。
我今欲归归未得,时时梦绕溪南北。
钓槎欹石雨边青,菱角沈泥雨中黑。
问君何从得此本,强拟乡园寄幽遁。
避名惟恐世人闻,抚景应悲岁华晚。
三山矶,白鹭洲,京国相逢俱胜游。
请君更棹酒百斛,相与烂醉秦淮楼。
《题刘一清清溪图歌》【明·刘崧】我家昔住清溪曲,五月柴门漾寒绿。望仙门外石桥湾,百折苍波转林麓。老藤修竹翳两涯,茅屋高下连桑麻。江鱼出跃青荇叶,水禽啼上碧桃花。悠悠三十年来往,却别清溪事游荡。东园有客种狸瓜,北渚何人系渔榜。兹晨览君图画工,作者乃是清溪翁。清溪自住渝水上,名称偶尔能相同。长汀短棹溯云水,绝壁乔林澹霞绮。乌鹊散漫夕阳边,楼阁依微空翠里。伊谁手携九节筇,从以童子囊孤桐。至音雅调不易识,深山古木号天风。我今欲归归未得,时时梦绕溪南北。钓槎欹石雨边青,菱角沈泥雨中黑。问君何从得此本,强拟乡园寄幽遁。避名惟恐世人闻,抚景应悲岁华晚。三山矶,白鹭洲,京国相逢俱胜游。请君更棹酒百斛,相与烂醉秦淮楼。
https://shici.929r.com/shici/eIDmZjHgv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