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来御史府,坐榻不如初。
曾是父坐处,而为子敢居。
怪来御史府,坐榻不如初。
曾是父坐处,而为子敢居。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孝道的深刻理解。首句"怪来御史府,坐榻不如初",通过对比御史府中的座位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地位的变迁。原本是父亲曾经坐过的位子,现在却由儿子坐上,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孝道传承的感慨。
"曾是父坐处,而为子敢居",直接揭示了主题,强调了孝道中尊敬长辈、不敢轻慢的传统美德。诗人以谦卑的态度表明,即使在权势显赫的御史府,也不能忘记对先人的尊重和自身的身份定位。整首诗寓教于言,体现了宋代儒家伦理对于孝顺的重视,以及诗人对孝行的推崇。
满城风雨送重阳,雨后花开重举觞。
仙客新来殷七七,佳人老出楚香香。
干时懒上平蛮策,度世惟求辟谷方。
光漾亭中诗易老,不须春梦到南堂。
金銮学士,天上归来、兰舟小驻芜城。
供奉新词,几度惯赋鸣筝。
相逢沉郎绝艺,为尊前、细写余情。
问何似,似秦关雁度,楚树蝉鸣。
我亦从来多感,但登山临水,慷慨愁生。
一曲哀弹,只遣髯变魂惊。
行期买花载酒,趁秋高、月明风清。
须尽醉,听江头、肠断数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