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王烈女》
《挽王烈女》全文
清 / 陈正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王家少妇擅英流,义烈殉夫孰与俦。

连理愿生交树冢,杜鹃泣尽五更秋。

纲常一系寒金泐,冰雪双清碎玉楼。

贞烈犹凄风雨泪,荒凉寥落耐人愁。

(0)
鉴赏

这首诗《挽王烈女》由清代诗人陈正春所作,是对一位忠贞烈女的哀悼与赞美。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对王烈女高尚品德和牺牲精神的崇敬之情。

首句“王家少妇擅英流”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王家年轻而才华出众的女子。接着,“义烈殉夫孰与俦”一句表达了她为丈夫而牺牲的壮烈行为,无人能及,凸显出其英勇无畏的精神。

“连理愿生交树冢”运用了“连理枝”的典故,象征着王烈女与丈夫生死相依,即使化为树冢,也希望能像连理枝一样永不分离。这句诗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表达了二人深情厚谊。

“杜鹃泣尽五更秋”以杜鹃鸟的啼鸣象征哀伤,描绘了王烈女去世后,她的灵魂在五更时分的秋夜中哭泣,形象地表现了她的悲痛与不舍。

“纲常一系寒金泐”中的“纲常”指的是儒家伦理道德,此句表达了王烈女坚守道德准则,即使面对严冬的寒冷,她的道德品质依然如金石般坚固不移。

“冰雪双清碎玉楼”则以冰雪的清冷和破碎的玉楼比喻王烈女的高洁品性和最终的牺牲,暗示了她的美德如同冰清玉洁,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也未曾改变。

“贞烈犹凄风雨泪,荒凉寥落耐人愁”结尾两句,进一步强调了王烈女的贞洁与刚烈,即使在风雨中流泪,她的形象依旧令人感到凄凉与哀愁,同时也表达了对她的深切怀念与哀悼。

整首诗通过对王烈女事迹的描述和情感的抒发,不仅赞扬了她的英勇与忠诚,也寄托了对她的深深哀思,展现了古代女性在面对生死抉择时的高尚情操和道德力量。

作者介绍

陈正春
朝代:清

陈正春,字汝中,凤山县人。清乾隆十二年(1747)例贡。少孤,事母至孝,家仅小康,而乐善好施,倾囊不惜。族戚里邻急难,极力周恤。贫乏死丧,代为殡殓,至借贷为之,名动乡闾。督学使严瑞龙褒以「孝友瑞方」匾额。年七十馀岁,子孙并列胶庠。
猜你喜欢

杂咏诗·其二

朔风吹雪满天涯,寂寂朝云冷万家。

试步城头望坊巷,玉枝无处认梅花。

(0)

正夫卧疾予往访之正夫置酒因作是诗

来问清漳病,烦置东武酒。

敬窥石窌君,爱始士衡母。

大论窥道奥,禅关恣深叩。

是非弃糠秕,直与造化友。

人游于一世,万事俱非偶。

养疾先息念,息念他何有。

此言乃良药,不在砭石后。

长日从公游,径醉须五斗。

(0)

瓦鼓

客游南昌归,归我四瓦鼓。

浑完自甄冶,质朴排罂甒。

触之散遗声,往往中商羽。

声来殆天得,不用询有瞽。

野心爱不彻,取之置林宇。

竹梢奏清风,似喜佳物伍。

岸巾策筇杖,共尔蠲毒暑。

世浮见此拙,坐觉幽兴聚。

丹楹惜异时,蒉桴想淳古。

君年比予少,能亦珍此否。

(0)

夜坐示儿侄·其二

尊香轻泛数枝菊,岂独春风一一回。

自怜寒律穷途客,不恨飘零却恨开。

(0)

韩康公挽词三首·其二

耆年时一二,新第阙西南。

好客心终在,忘怀日纵谈。

规模人共记,风味我犹谙。

谁是羊昙首,回车意不堪。

(0)

次韵李公朝著作见赠二首·其二

稽古终何力,扶衰谩有方。

故人怜困踬,佳句赠辉光。

未暇抽身去,安能插翅翔。

空存疏懒性,高卧笑羲皇。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