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桐山》
《登桐山》全文
明 / 孙承恩   形式: 古风

桐山嵯峨屹孤峰,下瞰江水当奔冲。

我来摄衣凌绝顶,飘飘两袖乘长风。

怀仙颇忆桐仙翁,桐仙一去几经载,犹有像设留遗踪。

道人考击晨昏钟,深渊不怕惊鱼龙。

风送摇摇渡江去,城中儿女酣睡方濛濛。

烟光微茫淡秋容,潦水落尽寒潭空。

全浙江山吾目中,乾坤浩荡开心胸。

夕阳渺渺随征鸿,白云飞来如我从。

何当乘之游海上,去看日出扶桑红。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桐山的壮丽景象与内心感受。开篇以“桐山嵯峨屹孤峰”勾勒出山势的雄伟,接着“下瞰江水当奔冲”展现山下江流的磅礴气势。诗人“摄衣凌绝顶”,身临其境地体验登高之乐,仿佛“两袖乘长风”,自由自在,超脱尘世。

“怀仙颇忆桐仙翁”一句,表达了对仙人的怀念,以及对仙道的向往。桐仙翁的离去虽久,但其留下的遗迹仍让人追思。诗人继续描述道人敲钟的情景,“道人考击晨昏钟”,既展现了宗教活动的庄严,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

“风送摇摇渡江去”描绘了风吹动船只渡江的场景,而“城中儿女酣睡方濛濛”则对比出外界的宁静与内心的激荡。接下来的“烟光微茫淡秋容,潦水落尽寒潭空”,通过自然景色的变化,营造了一种清冷而深远的意境,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深沉思考。

“全浙江山吾目中,乾坤浩荡开心胸”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由此引发的广阔胸怀和对宇宙的深刻感悟。最后,“夕阳渺渺随征鸿,白云飞来如我从”,以夕阳与飞鸿、白云的意象,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的追求。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更蕴含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宇宙的深刻思考与情感表达,体现了明代文人特有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孙承恩

孙承恩
朝代:明

(1485—1565)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猜你喜欢

饮徐氏园

春来无此日,午过尚如朝。

水气亭三面,城阴柳半腰。

清歌连白舫,长笛隔红桥。

最是欢娱地,年华觉易消。

(0)

故宫词

慈宁宫禁老莓苔,元日惊传法从来。

上下隔帘遥拜毕,六龙飞辂一时回。

(0)

西轩为邱季贞题

楚州秋色在城西,千树梧桐晚雉齐。

乱后自余明月好,霜前仍有子规啼。

连山送客悲芳草,向晦斋心对碧溪。

十笏一轩书万帙,苍云深隐凤雏栖。

(0)

送麻天为还里

风雨飘摇已覆巢,遗雏戢翼敢譊譊。

间关谒帝君亲事,变姓投人任侠交。

无力运椎徒眦裂,有歌和筑未牙聱。

欲为决策冯詹尹,知在全乾第一爻。

(0)

怀徐元叹

树暗川原渌,闲堂画已阴。

我愁一水阔,君又万山深。

远树芳兰渚,空思薜荔吟。

名高身不出,花下且弹琴。

(0)

至灵谷寺简张观生

秋在何方见此间,入门秋色引心闲。

偏因失路能游寺,每不逢人独看山。

涧遇泉枯犹汩汩,松当飔发尽潺潺。

为询屡宿山中客,几夜涛声共一关。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