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令抱寸心,浩然醉中过。
形影虽杳灭,心在余能歌。
情系好爵薄,志怀黄虞多。
秋菊适盈把,南山忽嵯峨。
白衣尔何人,送酒至云萝。
委身于宇宙,日月其柰何。
陶令抱寸心,浩然醉中过。
形影虽杳灭,心在余能歌。
情系好爵薄,志怀黄虞多。
秋菊适盈把,南山忽嵯峨。
白衣尔何人,送酒至云萝。
委身于宇宙,日月其柰何。
此诗出自明代诗人黄省曾之手,名为《秋夜醉起言志七首(其三)》。诗中以陶渊明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志向与自然的深刻感悟。
首句“陶令抱寸心,浩然醉中过”借用了陶渊明的典故,暗示诗人虽醉但心志高远,不为世俗所困。接着“形影虽杳灭,心在余能歌”描绘了即使外在消失,内心仍能保持自由与歌唱,体现了诗人超脱的精神境界。
“情系好爵薄,志怀黄虞多”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以及对古代圣贤理想社会的向往。接下来“秋菊适盈把,南山忽嵯峨”描绘了秋天的美景,菊花盛开,南山巍峨,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美的欣赏。
“白衣尔何人,送酒至云萝”则以白衣人送酒的故事,隐喻了诗人与世无争的生活状态和对真挚友情的珍视。最后“委身于宇宙,日月其柰何”表达了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思考,认为个人的命运与宇宙相比,显得微不足道。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观和价值观,既是对古代文人精神的传承,也是对现代人生活态度的一种启示。
柳书精拓《金刚经》,近出燉煌之石室。
唐人写经此其最,见之使人每自失。
聚卿示我初有悟,结构艰辛扫圆滑。
书来复示经塔本,细楷乃是覃溪笔。
一塔适成经一部,共嗟此老太巧密。
名流好事殊可喜,叶氏刊传妙无匹。
陶斋收藏甲天下,独肯为子舍珍物。
翩翩诗字含古味,骎骎北平欲度越。
尔来时事愈难挽,志士灰心竞学佛。
好持此经礼浮图,收拾精魂敛心骨。
回文哀怨谁复谅,苏蕙英灵久埋没。
题成卷图起看天,飞鸽喧空绕双阙。
三代不相复,古礼杂秦仪。
皇帝欲自贵,稷嗣诚先知。
置酒长乐宫,欢哗孰敢施。
诸生服其圣,希世惟委蛇。
儒者可守成,此言亦庶几。
何殊蓄俳优,面谀良可悲。
两生恶污我,自谓不忍为。
各行其是尔,史迁烦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