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雨初晴浦面宽,水亭景物卷帘看。
联舟作阵围鱼队,屈竹成篱护芡盘。
四海诸公半丘垄,百年几夕倚阑干。
日沈未用匆匆去,待挽银河濯肺肝。
暑雨初晴浦面宽,水亭景物卷帘看。
联舟作阵围鱼队,屈竹成篱护芡盘。
四海诸公半丘垄,百年几夕倚阑干。
日沈未用匆匆去,待挽银河濯肺肝。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雨后水亭的宁静与闲适景象。"暑雨初晴浦面宽"写出了雨后的清新,水面开阔,视野也随之拓宽。"水亭景物卷帘看",诗人悠闲地卷起窗帘,欣赏着窗外的亭台楼阁和自然风光。
"联舟作阵围鱼队"生动描绘了舟船排列成阵,仿佛在追逐嬉戏的鱼群,增添了动态趣味。"屈竹成篱护芡盘"则展示了岸边用竹子编成的篱笆,保护着芡实(一种水生植物),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四海诸公半丘垄"暗寓世事变迁,许多显赫人物已不在人世,只剩诗人独自凭栏感慨。"百年几夕倚阑干"进一步强调时光荏苒,人生短暂,诗人倚着栏杆,思绪万千。
最后两句"日沈未用匆匆去,待挽银河濯肺肝"表达了诗人并不急于离去,而是希望在夕阳西下时,借银河之水洗涤心灵,寓意净化自我,超脱世俗。
整体来看,陆游的《水亭晚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水亭的景色,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沉而旷达的情感。
碧山何有十老堂,月明欲素松风长。
松风吹人换今昔,昔人一去归何乡。
归何乡,图尚在,图中点点生光彩。
堂前花落随涧流,年年涧水东流海。
碧山依旧鸣清泉,吟社一变为苍烟。
初时修敬老孙子,倡修此社能光前。
前为韦布后簪组,文质彬彬递可数。
此图但写前十人,树木疏疏特苍古。
泉翁一跋入鼎铭,今人宝此如流馨。
当年已为人割去,失而复得装吴绫。
天道废兴尽如此,只有斯图常在耳。
呜呼,吾知斯图亦难守,安知更落谁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