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久旱府中取虎头骨投邢山潭水得雨戏作》
《久旱府中取虎头骨投邢山潭水得雨戏作》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古风

邢山潭中黑色龙,经年懒卧泥沙中。

嵩阳山中白额虎,何年一箭肉为土。

龙虽生,虎虽死,天然猛气略相似,生不益人死何负。

虎头枯骨金石坚,投骨潭中潭水旋。

龙知虎猛心已愧,虎知龙懒自增气。

山前一战风雨交,父老晓起看麦苗。

君不见岐山死诸葛,真能奔走生仲达。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ǔhànzhōngtóutóuxíngshāntánshuǐzuò
sòng / zhé

xíngshāntánzhōnghēilóngjīngniánlǎnshāzhōng

sōngyángshānzhōngbáiéniánjiànròuwèi

lóngsuīshēngsuī

tiānránměnglüèxiāngshēngrén

tóujīnshíjiāntóutánzhōngtánshuǐxuán

lóngzhīměngxīnkuìzhīlónglǎnzēng

shānqiánzhànfēngjiāolǎoxiǎokànmàimiáo

jūnjiànshānzhūzhēnnéngbēnzǒushēngzhòng

注释
邢山:地名,可能指古代某座山。
潭中:潭水中的意思。
经年:多年,长时间。
白额虎:额头有白色斑纹的老虎。
一箭:一次射击。
略相似:大致相同。
奔走:驱使行动。
仲达:司马仲达,即司马懿。
翻译
邢山潭中的黑龙,常年懒散地躺在泥沙之中。
嵩阳山中的白额虎,何时被一箭射杀,尸骨化为尘土。
龙虽活着,虎虽死去,它们天生的凶猛气息仍有几分相似,活着不能助人,死后又何曾有过亏欠。
虎头的枯骨坚硬如金石,被投入潭中,潭水立刻旋转起来。
龙知道虎的勇猛,心中感到惭愧;虎明白龙的懒散,反而更加增添了自身的气势。
山前的一场战斗风雨交加,村民们清晨起来查看麦田。
您可曾听说岐山下诸葛亮的遗骨,他虽已逝去,却仍能驱使生者仲达奔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久旱府中取虎头骨投邢山潭水得雨戏作》。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奇特的画面:邢山潭中的黑龙懒散地沉睡在泥沙之中,而嵩阳山中的白额虎已经死亡,其头骨被取下投入潭中。这两者虽然一动一静,但都展现出自然界的威猛之气。

诗人通过对比,暗示龙虽懒但仍具龙威,虎虽死其骨犹有虎气,两者虽生生死死,但内在的气势并未消减。接着,诗人描述了山前的一场风雨交加,仿佛是龙虎之力引发的自然现象,连父老乡亲也为之惊醒,关注着麦苗的生长。最后,诗人以诸葛亮和仲达的历史典故作结,寓意即使如诸葛亮般智者已逝,其精神仍能激发后人。

整首诗寓言性强,借自然景象和历史人物,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英雄精神的赞美,同时也暗含着对久旱求雨的期盼,富有哲理和生活情趣。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九日寄昌龄弟·其五

嘉节苦难遇,故山随俗登。

未能如郑谷,一榻对高僧。

(0)

郑丞生日·其一

九日人间气象新,郑公家诞少康成。

玉山肌骨侵人莹,秋水精神照坐明。

奕世簪缨真烜赫,冲天头角正峥嵘。

愿公此日身长健,醉把茱萸泛寿觥。

(0)

题上方壁

寓居萧寺便为家,问舍求田事未涯。

平昔孤踪犹可表,少年豪气不须誇。

雪消野径生春荠,风动荒林噪晚鸦。

极目悠然千里思,祇将诗句傲烟霞。

(0)

铁桥

青蜺跨两山,龙凤互撑拄。

颉颃来双凫,孰云通步武。

壶中杳霭閒,遐想神仙侣。

梦锡九霞丹,翩翩游紫府。

(0)

嘉陵从东来,水上山突兀。

松竹相蔽亏,烟霞互明灭。

(0)

以笔墨送周子允发策玉堂

腹囊英物吐长虹,翰墨区区有底功。

也要同盟作旗鼓,三山直上一帆风。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