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里春愁万斛量,随身抖擞一奚囊。
了无池草入诗梦,粗有山花供酒狂。
半载飞蓬成底事,几钩新月误相望。
夕阳又傍空山宿,杜宇声中入异乡。
客里春愁万斛量,随身抖擞一奚囊。
了无池草入诗梦,粗有山花供酒狂。
半载飞蓬成底事,几钩新月误相望。
夕阳又傍空山宿,杜宇声中入异乡。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廖行之的《清江道中》,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情感与景色。首句“客里春愁万斛量”,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客居他乡的浓重愁绪,仿佛心中积压的忧思如同千斛之多。接下来的“随身抖擞一奚囊”则暗示了诗人行装简陋,但精神振奋,试图振作前行。
“了无池草入诗梦,粗有山花供酒狂”两句,写诗人身处旅途,虽然没有闲暇欣赏池边花草以寄托诗情,但山花的出现却能暂时驱散愁绪,让他借酒浇愁。这里的“粗有”和“了无”形成对比,展现了诗人生活的朴素与心境的复杂。
“半载飞蓬成底事,几钩新月误相望”进一步表达了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将自己比作随风飘荡的蓬草,而新月的出现又勾起了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这“误相望”透露出深深的无奈与期待。
最后,“夕阳又傍空山宿,杜宇声中入异乡”以景结情,描绘了日暮时分,诗人孤独地在空山中过夜,杜鹃鸟的啼声更增添了异乡的寂寥与思乡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孤寂与愁苦。
双溪水绕新县绿,溪上桑麻春雨足。
鸡犬不惊牛犊閒,野人笑语喧溪屋。
县有贤尹温如玉,知我民情谙土俗。
阳春布泽百里均,不问深山与穷谷。
木樨无瘴烽无烟,公馆潇洒如神仙。
松边拄笏看山色,竹外援琴听涧泉。
黄童白叟思借贤,鼓舞春风又三年。
会稽未羡昼锦旋,玉麟金虎看腰悬。
孙君宪府之白眉,拱璧莹然廊庙姿。
往年少府寔初筮,当道好官多见知。
鸂?夜自金滩起,騄駬晓上青天驰。
淮霜秋清古柏树,海月夜白扶桑枝。
宪家宏纲甚照耀,绣衣使者常嗟咨。
飞剡如云集台阁,束书即日趋京师。
恭闻先公古遗爱,只今古道人犹思。
高门翼翼后必大,天道昭昭今在兹。
紫微华盖森列辅,灵芝朱草祥明时。
蜚腾去去君莫迟,舜琴待和薰风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