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尽丛林苦与甜,九天雨露未曾沾。
相逢作者开青眼,千尺浮图看合尖。
尝尽丛林苦与甜,九天雨露未曾沾。
相逢作者开青眼,千尺浮图看合尖。
这首诗《行者求僧》由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位行者的内心世界和对佛法的追求。
首句“尝尽丛林苦与甜”,以“丛林”代指寺庙,形象地表达了行者在修行道路上所经历的种种艰辛与快乐,暗示了修行之路的复杂与多面性。
次句“九天雨露未曾沾”,运用夸张手法,将“九天”比喻为高远的境界或理想状态,而“雨露”象征着恩泽与启示,强调了行者在追求精神成长的过程中,尽管努力不懈,却似乎始终未能触及到那理想境界的微妙感受。
第三句“相逢作者开青眼”,“作者”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佛法的导师或智慧的源泉,而“开青眼”则意味着给予特别的关注或赞赏,表达了行者在遇到真正的导师后,得到了深刻的理解与肯定,心灵得到了启迪。
最后一句“千尺浮图看合尖”,“浮图”即佛塔,此处借指高耸入云的佛塔,象征着修行的最终目标或至高境界。“看合尖”则意味着行者在导师的指引下,终于能够洞察到佛法的精髓,达到了心灵的高度统一与觉醒,仿佛站在佛塔之巅,俯瞰一切,内心充满了宁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富有哲理的表达,展现了行者在修行过程中的心路历程,以及对佛法深邃理解的追求与实现,充满了对精神成长的渴望和对智慧的向往。
上界真人足官府,璚玦霞裾萃瑶圃。
光垂天阙日趋班,云绕丹墀联步武。
岭南歘忽瘴雾开,昂昂一鹤从天来。
峰头谪仙故居士,要叫青精共徘徊。
师雄何事罗浮梦,不解淩风候鸾凤。
好风笑语在人间,吹香已满桃花洞。
愿言寄赠春一枝,天涯未见心相知。
渺尘独立万里思,浩歌起舞舒心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