斸地移根未满林,庭前俄见影阴森。
晚烟漠漠玉双峙,夜雨萧萧龙一吟。
劲节扶疏真耐老,高才洒落少知音。
参军吏隐世情薄,只有此君同我心。
斸地移根未满林,庭前俄见影阴森。
晚烟漠漠玉双峙,夜雨萧萧龙一吟。
劲节扶疏真耐老,高才洒落少知音。
参军吏隐世情薄,只有此君同我心。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竹子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首句“斸地移根未满林,庭前俄见影阴森”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竹子从地底深处被挖掘、移植的过程,以及它在庭院中迅速生长,投下浓密阴影的情景,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
接着,“晚烟漠漠玉双峙,夜雨萧萧龙一吟”两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手法,将竹子比作矗立的玉石,夜晚在细雨中仿佛龙的低吟,形象地表现了竹子在不同环境下的美丽姿态和独特韵味。
“劲节扶疏真耐老,高才洒落少知音”则赞美了竹子坚韧不拔、高洁脱俗的品质,同时也表达了对知音难觅的感慨,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高傲。
最后,“参军吏隐世情薄,只有此君同我心”点明了主题,诗人将自己比作隐居的参军,而竹子则是他心灵的伴侣,共同面对世态炎凉,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与竹子之间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共鸣,以及对自然美和高尚人格的颂扬。
江汉流南纪,衡疑极帝巡。
肇州荆最远,列国楚难驯。
分镇由来重,仗材此日真。
威清霜简峻,宠建隼旟新。
儒学今乘势,朝廷正用人。
忧劳陶甓设,潇洒庾楼亲。
执法兼移俗,治军更训民。
百城迎按节,二列喜行春。
太平多衅日,小丑未康辰。
问罪扬旗正,观兵授钺频。
壶头屯组练,夏口逼棼尘。
凶吉资奇算,安危倚大臣。
宁论权独任,还以德为邻。
赞禹公如益,唯须舞七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