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官郎中纯孝人,慈闱中有希龄亲。
昔从北阙乞南省,板舆迎共金陵春。
春光媚人乡只尺,舆出都门指无锡。
翟冠象服对诸孙,百有千年未终极。
山花有芳溪有鲜,野人时送来堂前。
郎中东望拜南极,九峰青映沧溟天。
司寇所司彝典系,平反为仁断为义。
郎中持此答慈闱,万古萱花一生意。
君不见西望瑶池降王母,画图今乃在人间。
人间懿德不胜述,一览春风生笑颜。
秋官郎中纯孝人,慈闱中有希龄亲。
昔从北阙乞南省,板舆迎共金陵春。
春光媚人乡只尺,舆出都门指无锡。
翟冠象服对诸孙,百有千年未终极。
山花有芳溪有鲜,野人时送来堂前。
郎中东望拜南极,九峰青映沧溟天。
司寇所司彝典系,平反为仁断为义。
郎中持此答慈闱,万古萱花一生意。
君不见西望瑶池降王母,画图今乃在人间。
人间懿德不胜述,一览春风生笑颜。
这首诗赞美了秋官郎中的纯孝品德以及他对母亲的深厚情感。诗中描绘了郎中与母亲之间的温馨场景,如“板舆迎共金陵春”、“山花有芳溪有鲜”,展现了家庭的和谐与自然的美好。郎中对母亲的尊敬之情通过“东望拜南极”这一细节得以体现,象征着对母亲的敬仰和思念。诗的后半部分提到郎中以公正仁爱的原则处理政务,以此回应母亲的期望,体现了孝道与公义的结合。最后,诗人以“西望瑶池降王母”的典故,表达了对太安人(郎中的母亲)美德的赞美,以及这种美德在人间的永恒价值。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意深远,是对古代孝道文化的生动诠释。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