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路羊肠淹客游,尘缨来此濯清流。
半窗修竹翠含雨,一片澄湖冷浸秋。
地僻莓苔侵石几,机忘鸥鹭近渔舟。
夜凉酒醒未能睡,诗句欲成搔白头。
世路羊肠淹客游,尘缨来此濯清流。
半窗修竹翠含雨,一片澄湖冷浸秋。
地僻莓苔侵石几,机忘鸥鹭近渔舟。
夜凉酒醒未能睡,诗句欲成搔白头。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湘湖边的夜晚情景,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的凄清之美。
"世路羊肠淹客游,尘缨来此濯清流。"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纷扰复杂的世道中如同迷途的羔羊一般的艰难行进,最终来到这片清澈的水域边,洗涤尘埃,寻求心灵的净化。
"半窗修竹翠含雨,一片澄湖冷浸秋。" 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所处环境之美,他的住处有一半的窗外长满了翠绿的竹子,仿佛吸收了细雨的滋润,而对面的湖面在秋风中显得格外清冷。
"地僻莓苔侵石几,机忘鸥鹭近渔舟。" 这两句写出了诗人所处之地偏僻而静谧,地上的野草甚至蔓延到了古老的石制家具上,而他对远去的记忆和世俗的纷争都已置之度外,就连湖边的渔舟和鸥鹭也不再去想。
"夜凉酒醒未能睡,诗句欲成搔白头。" 最后两句则透露了诗人在清凉的夜晚饮酒后虽然已经酒醒,但由于心中有诗意萌动而难以入睡,他不停地搔扰着自己的白发,希望能够将这即将诞生的诗句完美地表达出来。
整首诗通过对湘湖之美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展现,展示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
问凌波、并头私语,夜凉谁共料理。
柔情早被鸳鸯妒,怕击水晶如意。
香旖旎。
待微雨清尘,略为新妆洗。
骚辞漫拟。
搴水末芙蓉,同心轻绝,未说已先醉。
空折损,又堕偷香梦里。
藕丝不断新脆。
吴娃小艇无踪迹,也怪半池萍碎。
还略纪。
是月冷、鸥眠鹭宿曾惊起。
高荷恨倚。
总回首西风,露盘轻泻,清泪似铅水。
红莲一舸,向游仙梦里,步虚金阙。
朝罢香烟携满袖,初度玳筵重设。
玉轴琵琶,金瓶芍药,都在春风列。
天然清贵,樵林自爱晴雪。
笑说奉母闲居,吾非巧宦,未信潘郎拙。
戏引鸳雏香径底,好在双珠明月。
锦绣楼台,燕莺帘幕,垂柳青丝结。
金笼放鸽,年年飞絮时节。
何处仙家方丈。
浑连水隔他尘*。
放鹤天宽,看云窗小,万幅丹青图障。
凭高望笑掣金鳌,人道是蓬莱顶上。
时问葛陂龙杖。
更准备雪中鹤氅。
修月吴刚,收书东老,消得百壶春酿。
无尽藏,莫傲清闲,怕诏起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