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二月十日吴正仲遗活蟹》
《二月十日吴正仲遗活蟹》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年年收稻卖江蟹,二月得从何处来。

满腹红膏肥似髓,贮盘青壳大于杯。

定知有口能嘘沫,休信无心便畏雷。

幸与陆机还往熟,每分吴味不嫌猜。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èryuèshízhèngzhònghuóxiè
sòng / méiyáochén

niánniánshōudàomàijiāngxièèryuècóngchùlái

mǎnhónggāoféisuǐzhùpánqīngbēi

dìngzhīyǒukǒunéngmèixiūxìnxīn便biànwèiléi

xìngháiwǎngshúměifēnwèixiáncāi

注释
年年:每年。
江蟹:江边的螃蟹。
二月:农历二月。
何处来:从哪里来。
红膏:红色的脂肪。
肥似髓:像髓一样肥美。
贮盘:装在盘子里。
大于杯:壳比杯子还大。
能嘘沫:会喷水。
无心:指蟹对雷声的反应。
畏雷:害怕雷声。
陆机:古代诗人陆机,这里比喻亲密的朋友。
熟:熟悉。
吴味:江南风味。
嫌猜:嫌弃猜疑。
翻译
每年秋天收获稻米,还得卖螃蟹换钱,二月它们是从哪里来的呢?
蟹壳内满是鲜红的脂肪,像髓一样丰满,青色的壳比杯子还要大。
肯定知道它们有喷水的本领,别信它们对雷声毫无畏惧。
幸运的是,我和陆机这样的朋友常常见面,分享这些美食,不会嫌弃对方的猜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二月十日吴正仲遗活蟹》,通过对活蟹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食的欣赏和对友情的珍视。首句“年年收稻卖江蟹”点出蟹的来源,每年秋天收获稻谷的同时,也期待着江蟹的美味。次句“二月得从何处来”则以疑问表达对早春时节蟹的惊讶,暗示了蟹的生长周期。

“满腹红膏肥似髓”形象地描绘了蟹黄的丰盈,比喻其鲜美如髓,令人垂涎。“贮盘青壳大于杯”进一步刻画蟹的外观,青壳硕大,盛在盘中犹如大杯,视觉效果生动。

“定知有口能嘘沫”运用拟人手法,写出蟹虽无言,但其生命力旺盛,仿佛能喷出泡沫。“休信无心便畏雷”则借蟹的生存本能,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即使看似无心,也要坚韧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最后两句“幸与陆机还往熟,每分吴味不嫌猜”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吴正仲的深厚友谊,他们共享美食,无需猜忌,彼此信任。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蟹这一寻常物象,寄寓了诗人的人生哲理和友情之深。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感寓·其二十三

阛居婴世媒,局束无安步。

石火流狂飙,忧来鬒成素。

誓言濯吾缨,释此出门去。

临流弄沧浪,升丘引遐顾。

仰羡双飞鸿,肃肃在云路。

(0)

感寓·其十一

玄穹贮幽默,至理何寥寥。

良窳潜一机,回薄如旋飙。

嫱嫫孰妍媸,殇聃讵遄辽。

张生既中废,单子亦外彫。

所以塞北翁,颇识理乱条。

云胡徇物者,汲汲徒内焦。

咄哉感吾衷,长歌且行谣。

(0)

梦觉偶成

梦里千山复万山,家乡迢遰苦思还。

觉来却在家乡住,又恐家乡亦梦间。

(0)

移居二首·其一

饱玩青山性所耽,晚从平远寄茅庵。

年来苦被前村隔,又拟移家更向南。

(0)

留侯

已闻赤帝收秦鹿,又见乌江刎楚猴。

一点报韩心已遂,重轻宜不较封留。

(0)

鹦鹉

身系雕笼翠羽摧,故山千里梦中回。

如何性识誇灵慧,不悟能言是祸媒。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