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范爱竹三首·其一》
《和范爱竹三首·其一》全文
宋 / 仇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半生豪气学元龙,湖海惟知敬数公。

徒有贞心招隐逸,恨无巨眼识英雄。

天衢骑马衣冠异,雨屋鸣鸡杼轴空。

西崦东屯何日了,定应愁老浣花翁。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仇远的作品《和范爱竹三首(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豪杰的仰慕之情,以及对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句“半生豪气学元龙”,诗人自比三国时期的豪杰陈元龙,表达了自己一生追求豪迈气概的决心。接着,“湖海惟知敬数公”一句,表明诗人对几位历史上的杰出人物怀有崇敬之心,他们或许是指那些在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英雄或智者。

“徒有贞心招隐逸,恨无巨眼识英雄。”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遗憾。他自认为拥有坚定的意志,渴望吸引那些避世隐居的贤士,但遗憾的是,他未能识别出真正的英雄,这可能意味着他在现实中的孤独与不被理解。

“天衢骑马衣冠异,雨屋鸣鸡杼轴空。”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第一句通过对比天上的道路与人间的景象,暗示了社会阶层的差异;第二句则以雨屋中鸡鸣、织机空转的场景,象征着生活的空虚与无意义。

最后,“西崦东屯何日了,定应愁老浣花翁。”诗人将目光投向远方,询问何时才能结束这种奔波劳碌的生活,表达了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含了对年老时光的忧虑,似乎在为自己的未来担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追忆、对现实生活的反思,以及对未来命运的忧虑,情感深沉而复杂。

作者介绍

仇远
朝代:宋   字:仁近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247年~1326年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猜你喜欢

满庭芳 元霄和元 见寄

万井笙歌,满城灯火,元宵预庆丰年。
欢声鼎沸,人气结春烟。
天外冰轮缓转,画楼上、玉漏迟传。
鳌山耸,香车宝马,腾踏九重天。
华堂深几许,朱帘半揭,翠幕垂边。
似蓬莱宫阙,洞府真仙。
醉倒歌*舞褥,风流处、玉笋金莲。
争知道,十年兵*,把酒酹风前。

(0)

点绛唇·莫倚高楼

莫倚高楼,太湖西畔青山近。
雁边云暝。
目力随天尽。
落日平芜,点点余烽烬。
西风紧。
乱沙成阵。
故恼双蓬鬓。

(0)

菩萨蛮·金风簌簌敲梧井

金风簌簌敲梧井。
画屏耿耿摇灯影。
屋角日华明。
树头乌鹊惊。
年光流水去。
青镜催迟暮。
便欲泛仙槎。
迢迢河汉赊。

(0)

点绛唇·荒草寒烟

荒草寒烟,几年不到新安路。
旧时行处。
流水迷官渡。
万里风埃,掇送流年度。
伤迟暮。
东驰西骛。
俯仰成今古。

(0)

清平乐 梨花

绿房深窈。
疏雨黄昏悄。
门掩东风春又老。
琪树生香缥缈。
一枝晴雪初乾。
几回惆怅东阑。
料得和云入梦,翠衾夜夜生寒。

(0)

蝶恋花·燕子楼边春意早

燕子楼边春意早。
楼上红妆,何似当时好。
一自画眉人去了。
梦魂暗逐天涯*。
蹋蹋马*江路杳。
数尽归期,屈指东风老。
惆怅一春欢事少。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