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乐天赠云寂僧》
《和乐天赠云寂僧》全文
唐 / 元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欲离烦恼三千界,不在禅门八万条。

心火自生还自灭,云师无路与君销。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iānzèngyúnsēng
táng / yuánzhěn

fánnǎosānqiānjièzàichánménwàntiáo

xīnhuǒshēngháimièyúnshījūnxiāo

注释
欲离:想要离开。
烦恼:心中的困扰与苦闷。
三千界:佛教术语,泛指广阔无垠的世界,这里比喻尘世间。
禅门:禅宗教派的门户,代指各种修行方法。
心火:比喻内心的烦躁不安或欲望。
云师:云游四方的高僧或修行者。
无路:没有方法或途径。
君:你。
翻译
想要远离尘世间的诸多烦恼,不拘于禅宗修行的种种法门。
心中的烦忧如同自生自灭的火焰,云游之师也找不到路径为你消解。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名为《和乐天赠云寂僧》。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烦恼、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

"欲离烦恼三千界,不在禅门八万条。" 这两句通过数字的夸张,强调了对解脱与悟道之难的认识。"烦恼三千界" 指的是佛教中说的三千大千世界,即无尽的苦恼轮回;"不在禅门八万条" 则是说寻求解脱并不依赖于禅宗那些繁复的修行方法。

"心火自生还自灭,云师无路与君销。" 这两句则表达了内心的觉悟和自然的境界。"心火自生还自灭" 指的是情欲烦恼如同心中的火焰,可以自己产生,也可以自己熄灭,不需外力;"云师无路与君销" 中的"云师" 通常指禅师,这里可能是诗人对禅宗大师的一种尊称,意思是在这种自然的觉悟面前,即使是高僧也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只能默默地消逝在云雾之中。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对于内心世界的独特感悟,以及对精神自由与解脱的向往。

作者介绍
元稹

元稹
朝代:唐   字:微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
猜你喜欢

次韵答沙允恭兼致寻访不遇之意

白石清泉映绿芜,竹居潇洒一尘无。

客来谁与开笼鹤,人好吾方爱屋乌。

隐迹未曾离畎亩,诗名早已遍江湖。

将门书种当奇遇,志在行扬慕独孤。

(0)

次韵东村舟中夜雨

醉梦初回四鼓前,打篷急雨乱如拳。

半床云锦沾俱湿,一点风灯照不眠。

陶令意轻彭泽县,庞公志在鹿门田。

明朝行乐谁能必,未定阴晴亦偶然。

(0)

重阳有感

衡门稚子笑牵衣,新酒初香豆荚肥。

佳节重阳还复至,故人何处不曾归。

黄花有约开偏早,白发无情落渐稀。

未必晚年陶处士,觉今俱是昨俱非。

(0)

次韵答张林泉

白发无情已不饶,固宜甘分老衡茅。

德公退隐非要誉,元亮归来便息交。

花下酒壶还独酌,竹间茶臼问谁敲。

自知性似边韶懒,寄语时贤莫见嘲。

(0)

次韵答俞原举五首·其二

三载崎岖蜀道行,虚名已觉负平生。

季鹰从此有归兴,思旷自来无宦情。

恐作渔樵閒话说,敢忘车笠旧交盟。

鹤滩喜与鸳湖近,夜夜相望共月明。

(0)

赠张孟经

长沙太守子孙贤,湖海知名四十年。

虎卧杏林监受谷,龙窥丹鼎候烧铅。

胸中议论驱群惑,肘后方书得袐传。

我有一生诗酒癖,如何到老不能痊。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