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漾虚明写浪圆,浸涵秋色更年年。
波沈皓魄疑双月,影倒长空有二天。
夜涨风惊鸥鹭起,舟回人伴荻芦眠。
独怜东注无还日,呜咽常闻古渡边。
荡漾虚明写浪圆,浸涵秋色更年年。
波沈皓魄疑双月,影倒长空有二天。
夜涨风惊鸥鹭起,舟回人伴荻芦眠。
独怜东注无还日,呜咽常闻古渡边。
这首清代诗人茹纶常的《秋水》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季节特色的江面画面。首句“荡漾虚明写浪圆”形象地刻画了秋水的清澈与波浪的圆润,仿佛在水面书写出一幅动态的画卷。接着,“浸涵秋色更年年”表达了秋水与秋意的深深交融,年复一年,景色如故。
“波沈皓魄疑双月”运用比喻,将明亮的月亮映照在水中,如同两个并列的月亮,增添了神秘和浪漫的氛围。“影倒长空有二天”进一步描绘了水中的倒影,仿佛天空被复制在水中,形成两个平行的世界。
“夜涨风惊鸥鹭起,舟回人伴荻芦眠”通过描绘夜晚涨潮时惊飞的鸥鹭和归航的人们伴着芦苇入睡的情景,展现出江面的生动与宁静。最后,“独怜东注无还日,呜咽常闻古渡边”表达了诗人对江水东流不返的感慨,以及对古渡口历史变迁的沉思,寓含着淡淡的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水的景象,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展现了清秋时节的自然之美和人生哲理。
软金屈戌开鸳鸯,花符细字呼徐娘。
绿云半堕莲花妆,雅鬟十五携履箱。
琵琶百啭春漏长,娇歌欲递迟龙香。
临筵催赐青雀觞,海棠滴露低红芳。
流苏压钩金锵锵,铜球宛转添都梁。
殢人缓缓收鸣珰,花枝故恼东风狂。
银屏叠叠遮琐窗,长夜辽辽天未央。
横娇妒宠谁能望,春光不到翾风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