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用喜雨韵三首·其三》
《七用喜雨韵三首·其三》全文
宋 / 吴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阑干小倚望遥岑,晓霁朝朝换午阴。

越鹜已收天外影,吴鸠尚带雨中音。

海濒客子秋衔袖,塞上征人夜拊砧。

都是一般无意绪,闵劳争柰主恩深。

(0)
翻译
我独自倚着栏杆眺望远方的山岭,清晨的雨后,阳光逐渐替换午后的阴云。
白天的水鸟身影已经消失在天边,吴地的斑鸠叫声还带着雨后的湿润。
海边的游子秋天衣袖里藏着深深的思乡之情,边塞的战士夜晚敲打着捣衣砧声。
我们都怀着同样的心情,无尽的忧郁,只因深深感激主上的恩情。
注释
阑干:栏杆。
小倚:轻倚。
遥岑:远方的山岭。
晓霁:清晨雨后放晴。
朝朝:每天早晨。
午阴:午后阴云。
越鹜:水鸟(可能指雁)。
天外影:天边的影子。
吴鸠:吴地的斑鸠。
雨中音:雨后的叫声。
海濒客子:海边的游子。
秋衔袖:秋天衣袖里藏着。
塞上征人:边塞的战士。
夜拊砧:夜晚敲打捣衣砧。
无意绪:心情低落。
闵劳:忧虑劳苦。
主恩深:主上的深厚恩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秋天的景象和情感,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阑干小倚望遥岑" 一句中,“阑干”指的是栏杆或城墙边的小立柱,这里用来形容诗人依靠在高处向远方凝视,表达了一种渴望与眺望的姿态。“遥岑”则是远处的山峰,这里的“望”字蕴含着深深的情感。

"晓霁朝朝换午阴" 描述了秋天早晨的太阳被薄云所覆盖,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变暗。这里用来映射诗人内心的变化和不定,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深。

接下来的两句“越鹜已收天外影,吴鸠尚带雨中音”进一步强化了秋天的氛围。“越鹜”指的是越地的野鸭,它们已经飞到高空,收起了它们在天际的身影。而“吴鸠”则是江南地区特有的鸟类,它们的声音还带着雨中的湿润。这里通过对自然现象和声音的细致描绘,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

"海濒客子秋衔袖,塞上征人夜拊砧" 描写了诗人对于旅途中人的同情。海边的行者因为秋天的凉意而卷起衣袖,而边塞上的士兵在夜晚为了取暖而敲击石砧以驱寒。这里通过对不同人物状态的描绘,表达了一种对远方游子和征人的关切。

最后两句“都是一般无意绪,闵劳争柰主恩深”则是诗人对于这些景象与情感的总结。“一概”表示普遍,无特指,“无意绪”意味着没有特别的牵挂或忧虑,但实际上隐藏着对亲人的思念和担心。"闵劳争柰主恩深"则是说这些看似平常的情感与景象,实则反映了诗人对于主上的深厚恩情和内心的忧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对人物状态的同理,表达了一种复杂而微妙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吴潜
朝代:元

猜你喜欢

次韵周公辅游东阳东岘因其所述之实而赋之

每到看山眼倍明,况蓬东岘有馀清。

一时桂棹沙头拾,三日篮舆道上行。

事业每因多难见,文章端为不平鸣。

作亭曾拟羊公祜,莫道当时独好名。

(0)

己未端四复初以村居述怀及午日书事见示因次其韵·其一

池通细水树欹花,似是荒村老杜家。

堂上每来如客燕,园中还产在官蛙。

酒香昌独欺松叶,饭滑雕胡胜蕨芽。

石枕竹床凝午梦,觉来消得一瓯茶。

(0)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夏日十二首之十二·其三十六

人间三伏畏骄阳,我独观书爱日长。

为问此时何所乐,暑风凉簟竹方床。

(0)

画梅·其二

飞来峰下雪垂垂,近水人家玉两枝。

燕子春寒来不得,却教鸿雁见开时。

(0)

画兰·其一

萋萋芳草空无数,惆怅王孙去不归。

何似幽兰纫作佩,也胜游子芰荷衣。

(0)

画·其一太白诗意

君去还当我醉时,东坡解道谪仙诗。

百年粉素消磨尽,犹有山花一两枝。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