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梅边》
《梅边》全文
宋 / 方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野人暖入狼头帽,雪后寒生鹤膝枝。

杖屦与峰回路转,溪山又物换星移。

酒能作祟可忘酒,诗不穷人未是诗。

笔走秋蛇情烂熳,谁知方寸太平时。

(0)
注释
狼头帽:可能指有狼头图案的民间服饰,象征山野生活。
鹤膝枝:形容雪后树枝因寒冷而弯曲的样子,比喻冬季景色。
杖屦:拐杖和鞋子,代指行走。
星移:形容景色变换,暗示时光流转。
作祟:带来麻烦或不良影响。
未是诗:真正的诗歌不在于能否使人贫穷。
烂熳:形容情感丰富、热烈。
方寸:指内心,这里指诗人的内心世界。
太平时:指和平宁静的时期。
翻译
山野之人穿着狼头图案的帽子,雪后寒冷使树枝如鹤膝般弯曲。
拐杖和鞋子随着山路曲折,溪流山色变换如同星辰移动。
即使酒能带来麻烦,人们也会忘记它;真正的诗歌不会让人陷入贫困。
笔下流淌的情感如秋天的蛇般丰富热烈,谁又能想到这正是和平时期的心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生活的宁静与自在,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野人暖入狼头帽,雪后寒生鹤膝枝。” 这两句勾勒出一个冬日里隐逸者的生活状态。他们穿着用狼皮制成的帽子取暖,身处在积雪初融、气候尚冷的山林之中,四周是刚开始萌芽的鹤膝枝。这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透露出诗人对这份清贫生活的满足。

“杖屦与峰回路转,溪山又物换星移。” 隐逸者手持拐杖,在山间小径游走,每一次登高望远,总能发现不一样的景致和感悟。这里强调了自然之美是无穷无尽的,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自然界无限的向往。

“酒能作祟可忘酒,诗不穷人未是诗。”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生活哲学:在这宁静与孤独中,即便是饮酒也能成为一种精神上的寄托,而非单纯的物质享受;同样,对于诗歌而言,只有真正懂得诗意之美的人,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诗人。

“笔走秋蛇情烂熳,谁知方寸太平时。” 这里的“笔走秋蛇”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的书写状态,如同秋天蜿蜒前行的蛇一般流畅自然。而“谁知方寸太平时”则表达了诗人在这片小小空间内找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灵宁静。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清贫、自然与艺术的深刻理解和情感寄托。

作者介绍
方岳

方岳
朝代:宋   字:巨山   号:秋崖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生辰:1199~1262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猜你喜欢

省朱文公官坑祖墓

攒簇千峰一嶂开,乾坤间气此胚胎。

百灵受职环真宅,五纬回光拱夜台。

鲁国共悲祠庙毁,闽关不见子孙来。

干戈未息诸生老,独抱遗书咏七哀。

(0)

江彦明来访·其一

一自逃空谷,健忘见似人。

月来为上客,松长是高邻。

已信贫非病,慵将懒是真。

喜君能脱略,杖屦莫辞频。

(0)

晏起

老夫常晏起,饭后始梳头。

懒慢从人笑,清閒得自由。

美蔬聊当肉,大布可为裘。

邻叟时相问,农谈酒数瓯。

(0)

题罗宗瑞法师祷雨感应卷

南州大旱禾黍枯,赤日照地如红炉。

老龙卧稳鞭不动,无乃上帝封江湖。

道人早岁曾学道,能以精诚事祈祷。

绿章奏罢起风雷,三日为霖救枯槁。

吁嗟妙道不可言,安得共究玄中玄。

君不闻武当昔有张洞渊,道成掷笔还升天。

(0)

岁暮山中夜坐

冉冉岁将暮,沉沉夜初永。

木落风生寒,窗虚月流影。

四邻寂无諠,独坐山斋静。

孤灯照残书,妙道得深省。

(0)

寄兴平税使何维翰

自古有离别,余今独伤悲。

关河数千里,辗转劳梦思。

时序倏以迁,容鬓日以衰。

萧萧朔风寒,杳杳孤鸿飞。

欲往良独艰,相见讵有期。

商歌意无限,零泪忽沾衣。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