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陶韵二首·其一真想》
《和陶韵二首·其一真想》全文
明 / 邵宝   形式: 古风

壮志迈千古,尽读天下书。

北登黄金台,四顾意旷如。

献策见天子,致身在云衢。

乔木凌霄汉,落落影扶疏。

周行数万里,翱翔复萦纡。

叙迁历中外,令望长有馀。

横流须巨石,公也孙不居。

渠渠犹夏屋,建业亦多鱼。

真想和陶什,不为韵语拘。

俯仰天地间,何方不籧庐。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名为《和陶韵二首(其一)真想》。邵宝以“真想”为题,展现了他对于理想与现实、个人抱负与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

首句“壮志迈千古,尽读天下书”,开篇即表达了诗人远大的志向与对知识的渴望,立志超越千年,遍览群书,奠定了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接着,“北登黄金台,四顾意旷如”,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的情景,心境开阔,寓意着对广阔世界的向往与探索。

“献策见天子,致身在云衢”两句,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政治抱负,希望将自己的智慧与策略呈献给君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如同置身于云端之上,象征着高位与荣耀。

“乔木凌霄汉,落落影扶疏”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隐喻诗人的品格与风骨,如同高耸入云的树木,枝叶繁茂,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高洁与坚韧。

“周行数万里,翱翔复萦纡”两句,展现了诗人对世界广泛探索的渴望,以及在旅途中面对曲折与挑战的态度,体现了他的冒险精神与坚韧不拔。

“叙迁历中外,令望长有馀”表明诗人不仅在国内有所作为,还放眼全球,其名声与影响力超越国界,令人敬仰。

“横流须巨石,公也孙不居”一句,以河流需要巨石来稳固比喻,强调了领袖人物的重要性,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己就是这样的巨石,能够稳定局势,引领众人。

“渠渠犹夏屋,建业亦多鱼”通过对比,将诗人的住所比作夏屋,生活富足,同时又提到建业多鱼,暗含了诗人生活的安逸与满足。

最后,“真想和陶什,不为韵语拘”表达了诗人追求真实情感与思想表达的决心,不愿被形式所束缚,追求内心的自由与真实。

“俯仰天地间,何方不籧庐”则以广阔的天地为背景,表达了诗人无论身处何处,都能保持谦逊与自省的态度,寓意深远。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邵宝对于理想、抱负、社会责任以及个人品格的深刻思考,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邃的哲理,展现了他作为一个文人学者的胸襟与情怀。

作者介绍

邵宝
朝代:明

邵宝(1460-1527)字国宝,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为江西提学副使,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庄。文典重和雅,诗清和淡薄。著有《简端二馀》《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猜你喜欢

哭广信谢公

自尔逃名姓,终丧哭水滨。

海僧疑见貌,山鬼旧为邻。

客死留衣物,囊空出告身。

他年越乡值,卖卜有斯人。

(0)

句·其二

石润黏苍藓,涧高流白云。

(0)

自居剡源少遇乐岁辛巳之秋山田可拟上熟吾贫庶几得少安乎乃和渊明贫士七首与邻人歌而乐之·其六

村郊多父老,面垢头如蓬。

我尝使之言,辞语不待工。

古来名节士,敢望彭城龚。

有叟诮其后,更恨道不同。

鄙哉譊譊者,为隘不为通。

低头拜野老,负耒吾愿从。

(0)

句·其十八

灯影照残孤枕梦,雨声滴碎两年心。

(0)

十三砺十首·其三

哀哉大数乖,妖魔填虚空。

劫雨坏世界,欲与大海通。

群愚扪空走,夺命鬼手中。

阴极集万恼,愿天生暖风。

(0)

荪壁惠白踯躅口占以谢

何人种玉白云边,岁岁花开叫杜鹃。

乞得东风一枝雪,等闲归诧鹤林仙。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