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志迈千古,尽读天下书。
北登黄金台,四顾意旷如。
献策见天子,致身在云衢。
乔木凌霄汉,落落影扶疏。
周行数万里,翱翔复萦纡。
叙迁历中外,令望长有馀。
横流须巨石,公也孙不居。
渠渠犹夏屋,建业亦多鱼。
真想和陶什,不为韵语拘。
俯仰天地间,何方不籧庐。
壮志迈千古,尽读天下书。
北登黄金台,四顾意旷如。
献策见天子,致身在云衢。
乔木凌霄汉,落落影扶疏。
周行数万里,翱翔复萦纡。
叙迁历中外,令望长有馀。
横流须巨石,公也孙不居。
渠渠犹夏屋,建业亦多鱼。
真想和陶什,不为韵语拘。
俯仰天地间,何方不籧庐。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名为《和陶韵二首(其一)真想》。邵宝以“真想”为题,展现了他对于理想与现实、个人抱负与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
首句“壮志迈千古,尽读天下书”,开篇即表达了诗人远大的志向与对知识的渴望,立志超越千年,遍览群书,奠定了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接着,“北登黄金台,四顾意旷如”,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的情景,心境开阔,寓意着对广阔世界的向往与探索。
“献策见天子,致身在云衢”两句,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政治抱负,希望将自己的智慧与策略呈献给君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如同置身于云端之上,象征着高位与荣耀。
“乔木凌霄汉,落落影扶疏”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隐喻诗人的品格与风骨,如同高耸入云的树木,枝叶繁茂,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高洁与坚韧。
“周行数万里,翱翔复萦纡”两句,展现了诗人对世界广泛探索的渴望,以及在旅途中面对曲折与挑战的态度,体现了他的冒险精神与坚韧不拔。
“叙迁历中外,令望长有馀”表明诗人不仅在国内有所作为,还放眼全球,其名声与影响力超越国界,令人敬仰。
“横流须巨石,公也孙不居”一句,以河流需要巨石来稳固比喻,强调了领袖人物的重要性,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己就是这样的巨石,能够稳定局势,引领众人。
“渠渠犹夏屋,建业亦多鱼”通过对比,将诗人的住所比作夏屋,生活富足,同时又提到建业多鱼,暗含了诗人生活的安逸与满足。
最后,“真想和陶什,不为韵语拘”表达了诗人追求真实情感与思想表达的决心,不愿被形式所束缚,追求内心的自由与真实。
“俯仰天地间,何方不籧庐”则以广阔的天地为背景,表达了诗人无论身处何处,都能保持谦逊与自省的态度,寓意深远。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邵宝对于理想、抱负、社会责任以及个人品格的深刻思考,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邃的哲理,展现了他作为一个文人学者的胸襟与情怀。
自尔逃名姓,终丧哭水滨。
海僧疑见貌,山鬼旧为邻。
客死留衣物,囊空出告身。
他年越乡值,卖卜有斯人。
村郊多父老,面垢头如蓬。
我尝使之言,辞语不待工。
古来名节士,敢望彭城龚。
有叟诮其后,更恨道不同。
鄙哉譊譊者,为隘不为通。
低头拜野老,负耒吾愿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