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东坡所和滕希靖雪浪石诗古律各一·其一》
《次韵东坡所和滕希靖雪浪石诗古律各一·其一》全文
宋 / 李之仪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风波末路方奔屯,屹然不动谁如尊。

岂知胸中皦十日,顾盼不接无重昏。

东观海市俯弱水,南登赤壁凌江村。

斯文未丧天岂远,出没狐鼠徒千门。

纶巾羽扇晚自得,已闻漠北几亡魂。

由来好趣入造化,地灵特出云涛根。

生平到处苦再历,隐隐似有屐齿痕。

玻璃镜里万象发,金粟堂中千偈论。

会须白玉漱寒水,更借落月倾金盆。

咄嗟菱溪成底物,混沌空夸窍凿存。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创作的《次韵东坡所和滕希靖雪浪石诗古律各一(其一)》。诗中以雪浪石为载体,描绘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首句“风波末路方奔屯,屹然不动谁如尊”以风浪中的舟船比喻人生之路的艰难,而“屹然不动谁如尊”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定与从容。接下来,“岂知胸中皦十日,顾盼不接无重昏”两句,通过内心的光明与外界的黑暗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坚韧与智慧。

“东观海市俯弱水,南登赤壁凌江村”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壮丽景象,既有海市蜃楼的虚幻,又有赤壁之战的历史场景,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对历史的深刻理解。“斯文未丧天岂远,出没狐鼠徒千门”则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重视,认为真正的文明不会因一时的衰败而消失。

“纶巾羽扇晚自得,已闻漠北几亡魂”通过诸葛亮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智慧与勇气的向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由来好趣入造化,地灵特出云涛根”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生平到处苦再历,隐隐似有屐齿痕”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顾与反思,以及对生活痕迹的珍视。“玻璃镜里万象发,金粟堂中千偈论”则通过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宇宙万物的洞察与对佛法的深入探讨。

最后,“会须白玉漱寒水,更借落月倾金盆”表达了诗人对纯净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咄嗟菱溪成底物,混沌空夸窍凿存”则以菱溪为例,讽刺了那些徒有其表、缺乏实质的人或事物。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人生的深刻感悟,也体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情怀。

作者介绍
李之仪

李之仪
朝代:宋   字:端叔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生辰:1038~1117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今属山东省)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猜你喜欢

杂画四首·其三

閒看图画想离骚,香草萎垂半野蒿。

何事春风太相误,却教荆棘出林高。

(0)

画菜

平生肉食惭无补,见画令人一怅然。

祝鲠无人供膳缺,老怀偏与此相便。

(0)

列子陈图南二图·其一

列子御风风御列,庄周为蝶蝶为周。

丹青未识荒唐论,貌作凭虚汗漫游。

(0)

戴文进芭蕉士女·其一

灵壁峰边未著霜,轻分蕉绿试龙香。

不知寂寞幽阑思,写到关雎第几章。

(0)

真寂八景·其五心远楼

尘境已如许,山林应更幽。

此情何处见,天外一层楼。

(0)

西湖十咏为李载章题·其九曲院荷风

凉气度芳洲,香来水正流。

时闻采莲曲,不见采莲舟。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