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晚宜春暮,风软上林朝。
对酒近初节,开楼荡夜娇。
石桥通小涧,竹路上青霄。
持底谁见许,长愁成细腰。
日晚宜春暮,风软上林朝。
对酒近初节,开楼荡夜娇。
石桥通小涧,竹路上青霄。
持底谁见许,长愁成细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傍晚的田园风光图景。"日晚宜春暮,风软上林朝",表达了在春天的黄昏时分,微风轻拂,环境格外宁静和谐。"对酒近初节,开楼荡夜娇",则是说到了佳节之际,与友人相聚饮酒,推开窗门,让夜晚的凉风舒缓了室内的暑气,也映照出诗人的愉悦心情。
接下来的两句"石桥通小涧,竹路上青霄",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深化了这种宁静美好的氛围。石桥下的溪流潺潺,竹林间的小道蜿蜒,天空呈现出淡淡的蓝色,这一切都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然而,从"持底谁见许,长愁成细腰"这两句来看,诗人的内心却不尽是美好之情。"持底"可能是指手执酒杯,或许是一种无奈的情绪。"谁见许"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命运的迷茫和无助。而"长愁成细腰",则直接点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虑与哀愁,这些情感已经影响到了他的身体健康,甚至让他变得消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夜晚景色的描绘和诗人内在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一个复杂的情境:外界的宁静与美好,与内心的迷茫与忧虑交织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