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曲歌辞.独不见》
《杂曲歌辞.独不见》全文
南北朝 / 王训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萧]韵

日晚宜春暮,风软上林朝。

对酒近初节,开楼荡夜娇。

石桥通小涧,竹路上青霄。

持底谁见许,长愁成细腰。

(0)
注释
日晚:太阳落山的时候。
宜春暮:适合在春天的傍晚时分。
风软:风柔和。
上林朝:皇家园林的早晨,上林指古代帝王的园林。
对酒:面对着美酒。
近初节:接近春节或早春时节。
开楼:登上高楼。
荡夜娇:夜晚美景的妩媚动人。
石桥:用石头建造的桥梁。
通小涧:通往一条小溪。
竹路:用竹子铺成或围绕的小路。
上青霄:延伸到青天之上,形容路的高远。
持底:凭什么,为什么。
谁见许:谁能被允许或欣赏到。
长愁:长期的忧愁。
成细腰:变成了身体消瘦,暗指因愁而瘦。
翻译
夕阳西下适逢春日傍晚,微风轻柔地拂过皇家园林的清晨。
面对美酒正值早春佳节,登高楼尽享良宵美景的妖娆。
石桥连接着细小的山涧,竹径蜿蜒直通向云霄高渺。
谁能被如此美景所容许,长久的忧愁竟化作了纤纤细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傍晚的田园风光图景。"日晚宜春暮,风软上林朝",表达了在春天的黄昏时分,微风轻拂,环境格外宁静和谐。"对酒近初节,开楼荡夜娇",则是说到了佳节之际,与友人相聚饮酒,推开窗门,让夜晚的凉风舒缓了室内的暑气,也映照出诗人的愉悦心情。

接下来的两句"石桥通小涧,竹路上青霄",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深化了这种宁静美好的氛围。石桥下的溪流潺潺,竹林间的小道蜿蜒,天空呈现出淡淡的蓝色,这一切都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然而,从"持底谁见许,长愁成细腰"这两句来看,诗人的内心却不尽是美好之情。"持底"可能是指手执酒杯,或许是一种无奈的情绪。"谁见许"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命运的迷茫和无助。而"长愁成细腰",则直接点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虑与哀愁,这些情感已经影响到了他的身体健康,甚至让他变得消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夜晚景色的描绘和诗人内在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一个复杂的情境:外界的宁静与美好,与内心的迷茫与忧虑交织在一起。

作者介绍

王训
朝代:南北朝   字:怀范   籍贯:南朝梁琅邪临沂

南朝梁琅邪临沂人,字怀范。王暕子。幼聪警,有识量。年十六,召见文德殿,应对爽彻。补国子生,射策高第,除秘书郎。累迁秘书丞、侍中。文章为后进领袖。年二十六卒。
猜你喜欢

竹枝词三首·其一

涧水泠泠清见沙,妾心如水谅无他。

愿言莫学杨花薄,一逐东风不恋家。

(0)

江上十首·其九

昔曾将命解戈鋋,一客双江又二年。

瞻望蓬莱云咫尺,寸心长系片帆前。

(0)

过茶园三首·其一

竹鸡花外弄轻烟,桑柘深深雨后天。

过客曾闻远人说,严州风土半宜绵。

(0)

山行三首·其二

米家图画不易得,今日见山如见之。

偶上层峦纵游目,不知驻马已多时。

(0)

宿宁国山家

夹路苍松锁暮霞,满溪流水带寒沙。

荆扉不掩云长住,此是山中静者家。

(0)

滩行五首·其二

云壑生清籁,松萝挂紫烟。

沿流待月出,徐放贺家船。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