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日东村卧病·其六》
《夏日东村卧病·其六》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拂衣先达怪,高枕故人疑。

世路衡门左,轩车负郭迟。

少年誇解事,薄俗讳言诗。

何处堪遥集,悠悠未有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病榻,夏日独卧东村的情境,流露出对世态炎凉和自身处境的感慨。

首联“拂衣先达怪,高枕故人疑”中,“拂衣”暗示诗人内心的不平与愤慨,“先达”则指那些早年得志的人,他们的行为让诗人感到奇怪;“高枕”则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期待,但“故人疑”又透露出他对友情的些许怀疑,或许是因为久病卧床,与外界接触减少,使得他对于朋友的关心和理解产生了一丝隔阂。

颔联“世路衡门左,轩车负郭迟”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无奈。衡门,指的是简陋的门户,象征着诗人的隐居生活;而“世路”与之相对,暗示了外面世界的繁华与喧嚣。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社会道路的疏离感,以及对过往繁华生活的怀念。

颈联“少年誇解事,薄俗讳言诗”则反映了诗人对社会风气的批判。年轻时,人们往往夸耀自己的聪明才智,而如今的社会风气却让人不愿谈论诗歌,似乎诗歌已经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和地位。这不仅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讽刺,也是诗人内心深处对文学艺术价值的坚守。

尾联“何处堪遥集,悠悠未有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不确定感。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不知道何处能找到心灵的归宿,这种迷茫和等待,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出路的探寻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面对病痛、世态炎凉和个人理想与现实冲突时的复杂心情,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读刘蕡策

药石危言治乱箴,贾生晁错是知音。

可怜当日司文者,不畏人言合愧心。

(0)

望天台山二绝·其二

气骤烟云速,风飞山岳摧。

神游八极表,何必访天台。

(0)

倚楼

一声新雁一声秋,独向江楼倚莫愁。

江上片云将雨去,却留残照管汀洲。

(0)

题严子陵钓台

足加帝腹似痴顽,讵肯折腰求好官。

明主莫将臣子待,故人只作友朋看。

(0)

校梁节庵先生诗既毕追呈一首

一言恨晚见公诗,垂没犹轻不世辞。

天下士惭施正字,草堂笺在说微之。

笑谭况接衰微后,辛苦追寻写付时。

岂待书成始相告,乱亡无日杀青迟。

(0)

题李生烟江万里图

白鸥飞来类从汝,寒雁瞥起几导吾。

未觉咫间能万里,曲肱残梦落东湖。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