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勾漏过寒食,今日罗浮亦暮春。
满地松苓何岁月,诸天宫阙自金银。
丹砂草碧迷仙令,符竹烟深失羽人。
惟有豫章祠下月,清光长照水粼粼。
去年勾漏过寒食,今日罗浮亦暮春。
满地松苓何岁月,诸天宫阙自金银。
丹砂草碧迷仙令,符竹烟深失羽人。
惟有豫章祠下月,清光长照水粼粼。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卢唐宪一同探访罗浮山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景色的变换与神秘氛围。首句“去年勾漏过寒食,今日罗浮亦暮春”以对比手法,将去年与今年的时节变化巧妙融合,暗示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轮回。接着,“满地松苓何岁月,诸天宫阙自金银”两句,通过松苓和金银宫阙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充满神秘色彩的意境,表达了对自然与仙境的向往。
“丹砂草碧迷仙令,符竹烟深失羽人”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神秘感,丹砂草与碧绿的仙草交织,仿佛引领着通往仙境的道路,而符竹烟深则暗示了羽人的踪迹难寻,增添了诗作的奇幻色彩。最后,“惟有豫章祠下月,清光长照水粼粼”以月光洒在水面上的景象收尾,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寓意着心灵的纯净与宁静,给人以深远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超凡境界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流转、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寄迹双溪喜盍簪,剖符庐子遽分襟。
伏波威著羌夷界,叔子恩怀江汉心。
万里烟尘入长算,二边风月待清吟。
促归早晚飞丹诏,新雁回时有好音。
老骥不妄行,苍鹰不虚击。
高车折轴弃路旁,茧栗犊儿负其力。
指麾万事自有理,不须破海惊霹雳。
君不见张侯白头郎,仗节雍容在南国。
事如倒山落面来,谈笑当之不遗策。
往时夸者欲惊俗,揭浪翻风一千尺。
屡成大狱沸如糜,六月飞霜触白日。
张侯不矜亦不倚,老骥苍鹰称其德。
洞庭之北十二州,吏民帖帖甘眠食。
有诏夺归不得留,正值风雨花狼籍。
离思浩荡入青春,楚泽荆山淡无色。
此行况是赤县官,贤者宜令天子识。
公虽已老心尚存,今不急用真可惜。
但用河南张汉阳,何必东山谢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