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月同幽谷,林泉共小园。
只宜招士隐,不足为人言。
风月同幽谷,林泉共小园。
只宜招士隐,不足为人言。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通过“风月同幽谷,林泉共小园”两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意境之中。幽谷中,清风与明月相伴,仿佛天地间最纯粹的自然之美;小园内,绿树环绕,清泉潺潺,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静谧与雅致。
“只宜招士隐,不足为人言”,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境。它暗示了在这样的环境中,更适宜的是邀请志同道合的文人雅士,共同探讨宇宙哲理,享受心灵的共鸣,而非与世俗之人交流,因为后者可能无法理解或欣赏这份深邃与高洁。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情和知音的珍视,也流露出对现实社会中浮躁与浅薄的某种批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理想社交环境的向往,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精神世界追求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真挚友谊的渴望。
声名入洛弟兄传,出拥旌旗老集仙。
挹月珠玑光射海,凌秋雕鹗气横天。
文章落笔元无敌,器宇藏春岂有边。
一见音容聊莞尔,却携樽酒共颓然。
金门曾奏相如赋,水阁重吟杜牧篇。
强驾蹇驴追逸骥,已知霄壤不相连。
朱夏久不雨,川源条然涨。
三潮渺相连,狂风蹴高浪。
蛟龙递出没,鱼鳖随浩荡。
群山悄低徊,阡陌失背向。
嗟嗟圩中田,一埂安可障。
去年已大潦,十户九凋丧。
幸赖官廪实,嚣嚣命所仰。
官廪今已空,农事未敢望。
理水竟无术,祈祷俟灵贶。
退寸复进尺,潮势颇难量。
彼苍罪斯民,杀戮不以杖。
令人思禹功,巍巍百王上。
陈子勇于退,退无十椽屋。
邻家颇好事,借宅并山隩。
堂庑稍宽静,垣墙亦新筑。
春渠涨朝雨,涓涓漱寒玉。
呼童种瓜果,教仆洗松竹。
身虽在城郭,志实寓溪谷。
诵持方广经,一餐止蔬粟。
所喜远膻腥,佛事要清肃。
弗学陶长官,持杯媚秋菊。
弗学屈大夫,含悲葬鱼腹。
唯慕金粟老,不二常具足。
若许浪士游,时时跨黄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