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太清福晋听雪园》
《题太清福晋听雪园》全文
清 / 李临驯   形式: 古风

篆炉烟冻余香袅,银釭蕊结双花小。

惊风一夜舞琳琅,金井鸦啼天未晓。

太清仙子无俗情,身骑白凤来玉京。

静中观色本无色,空里闻声如有声。

冰心玉质谁堪拟,化身千亿梅花里。

寒宵听雪不知寒,洗尽尘寰筝笛耳。

仙人爱雪兼爱梅,雪花正落梅花开。

梅耶雪耶两清绝,天与异境供仙才。

初如满砌敲琼玉,忽觉打窗闻剥啄。

庭中暗想影飞花,帘外频惊声折竹。

是时万家宵梦阑,绣衾倚暖薰沈檀。

复有华堂列明烛,鸾笙象板听不足。

太清仙人心独清,寒声到耳殊分明。

图名听雪岂无意,欲唤红楼昏梦醒。

纱窗斜受一梳月,冷映梅花清到骨。

遥知碧瓦碎琉璃,不用红炉煨榾柮。

含章殿,聚星堂。雪霙有色梅有香。

梅花争妍雪争洁,静者对之成淡忘。

乃知喧寂本无定,了了雪泥痕可证。

空中仙乐聒耳鸣,此妙不从音响听。

(0)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李临驯的《题太清福晋听雪园》描绘了一幅冬夜静谧而清雅的画面。首句“篆炉烟冻余香袅,银釭蕊结双花小”,通过篆炉的余烟和银灯的微光,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氛围。接着,“惊风一夜舞琳琅,金井鸦啼天未晓”则以风动琳琅和未晓天色,暗示黎明前的寂静。

诗人笔下的太清仙子形象超凡脱俗,乘凤而来,象征着高洁的品性。她静观万物,听雪无声,仿佛在梅花丛中化身千万,展现出超然的境界。“寒宵听雪不知寒,洗尽尘寰筝笛耳”表达了她在寒冷冬夜中沉浸于自然之美的忘我状态。

下文通过比喻和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了雪落梅花的景象,以及听雪园中的各种声音,如琼玉敲击、竹声折断,与华堂明烛、笙歌相伴的世俗热闹形成对比。太清仙子的心境与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她的清静与世间的繁华形成反差,旨在揭示喧嚣与寂静的相对性。

最后,诗人借“空中仙乐”表达听雪园的独特魅力,超越了寻常的视听体验,达到了精神层面的领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独特感受。

作者介绍

李临驯
朝代:清

李临驯,字葆斋,上犹人。道光戊戌进士,改庶吉士,历官湖北督粮道。有《散樗书屋诗存》。
猜你喜欢

三妇艳诗

大妇织残丝,中妇妒蛾眉。

小妇独无事,歌罢咏新诗。

上客何须起,为待绝缨时。

(0)

望郢州城诗

魂兮何处返,非死复非仙。

坐柯如昨日,石合未淹年。

历阳顿成浦,东海果为田。

空忆扶风咏,谁见岘山传。

世变才良改,时移民物迁。

悲哉孙骠骑,悠悠哭彼天。

(0)

野田黄雀行

弱躯愧彩饰,轻毛非锦文。

不知鸿鹄志,非是凤皇群。

作风随浊雨,入曲应玄云。

空城旧侣绝,沧海故交分。

宁死明珠弹,且避鹰将军。

(0)

咸阳宫人为咸阳王禧歌

可怜咸阳王。奈何作事误。金床玉几不能眠。

夜踏霜与露。洛水湛湛弥岸长。行人那得渡。

(0)

咏檐燕诗

双燕集兰闺,双飞高复低。

向户疑新箔,登巢识故泥。

依櫩本相贺,近幕愿同栖。

(0)

上巳侍宴林光殿曲水诗

芳年留帝赏,应物动天襟。

挟苑连金阵,分衢度羽林。

帷宫对广掖,层殿迩高岑。

风旗争曳影,亭皋共生阴。

林花初堕蒂,池荷欲吐心。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